老陈蹲在村口抽旱烟,望着天阴得像倒扣的铁锅直叹气。手机突然震动,村群里弹出冰雹预警,他猛地站起身往菜园跑。



明明昨天还热得穿短褂,今儿个风就带着潮气往骨头缝里钻。

福建这天气,跟小孩的脸似的说变就变。5月4日这天,冷空气带着暴雨、强对流、降温"三件套"杀到。

南平局部刚拉响冰雹预警,福州的暴雨就劈头盖脸砸下来。



1小时倒下30-50mm的水量,路面眨眼间积起没过脚踝的水洼。泉州的老张最有体会,午间32℃的高温还没散尽,25℃的凉风就把汗珠子逼了回去。

这温差跟坐过山车似的,薄外套刚收进柜子又得翻出来。沿海地区更够呛,夜间最低温跌破20℃,凉飕飕的直教人打哆嗦。

气象局说的第二轮强降雨,7号又要接茬儿来,可愁坏了种地的乡亲。山地多的南平、宁德,土壤含水量早超了警戒线。老辈人常说"水满则溢",这雨水攒多了,滑坡塌方可不长眼。



农民朋友们顾不上自己淋个透湿,都忙着加固大棚。冰雹专挑脆弱的作物砸,那可都是血汗换的收成啊!有人在网上调侃,福建一周能过四季,这话一点不假。

前四月降水量比往年多了18%,极端天气咋就成了家常便饭?专家说跟全球气候变暖有关,近5年强对流天气涨了37%。可咱老百姓不懂那么多,就知道天越来越难琢磨了。

雷暴天不能躲树下,积水超车轮要掉头,这些常识得记牢。家里有老人孩子的,备上3天应急物资,心里才踏实。看着地里被雨水拍打的庄稼,老陈吧嗒吧嗒抽烟不说话。



他不懂啥气候规律,就担心这茬儿作物能不能挺过去。我个人觉得,天气变了,咱们的法子也得跟着变。

学会看预警信号,多备几把伞,不是怕了老天爷,是为日子打算。

可这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到底啥时候是个头呢?留下的问号,像天边没散的乌云,沉甸甸地压在人心上。不管咋说,日子还得往前过。



加固好大棚,看好预警,把能做的都做周全了。

气候变了咱不怕,只要咱多留个心眼,总能想出应对的招儿。就像老辈人说的,"人勤地不懒",咱多操心些,总没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