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越来越紧张,俩大国之间的较量从经济、科技到军事,几乎无处不在。说到这个话题,就不得不提美国一位重量级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他是个国际关系领域的大咖,提出了个很硬核的理论叫“进攻性现实主义”。这老兄对中国崛起有三点警告,直白点说就是:别小看美国的狠劲儿,它是铁了心不让中国崛起的。



米尔斯海默这三点警告不是随便瞎说的,而是基于他对大国博弈的深刻洞察。他认为美国作为全球老大,绝不会容忍任何国家威胁它的地位,而中国现在的发展势头正好撞上了美国的枪口。所以,他提醒中国得睁大眼睛,看清美国的真实意图。这话听着有点刺耳,但确实值得咱们好好想想。

先说说这人吧。约翰·米尔斯海默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政治学教授,1947年出生在纽约布鲁克林。年轻时他在西点军校念过书,后来还去美国空军干了五年,混到上尉才退役。这段经历让他对权力和军事特别敏感。退役后,他一头扎进学术圈,在南加州大学和康奈尔大学拿了学位,1982年开始在芝加哥大学教书,一直干到现在。



他最出名的就是“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啥意思呢?简单说,他觉得国际社会就是个丛林,没有啥“世界政府”管着,国家只能靠自己混。尤其是大国,不光想着安全,还得追求更多的权力,最好能当区域老大,同时还不让别人在自己地盘上崛起。他的代表作《大国政治的悲剧》2001年出版,用一堆历史案例证明大国之间迟早得掐起来。这书逻辑严密,数据扎实,成了国际关系研究的经典。

米尔斯海默眼里的世界很冷酷:大国之间没啥友谊可言,只有利益和竞争。他认为美国当了这么多年全球霸主,早就习惯了发号施令,现在中国崛起了,美国肯定坐不住。这种看法为啥重要?因为它直接点出了中美关系的本质——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而是赤裸裸的权力斗争。



米尔斯海默在2023年芝加哥大学的一次研讨会上,明确抛出了对中国崛起的三点警告。这三点不是空话,而是直指中国发展对美国霸权的威胁。咱们一条条来拆解。

米尔斯海默说,中国现在的发展路子跟美国推的那套自由民主、市场经济完全不一样,而且还挺成功,这让美国很头疼。过去几十年,美国靠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这些机构,到处推销自己的模式,常常拿援助换人家的政治改革。可中国不吃这套,它搞国家主导的经济,外交上也不爱指手画脚。



2023年,中国GDP大概18万亿美元,虽然比美国的25万亿少点,但已经是全球第二了。更厉害的是,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在全球铺开了影响力。比如在非洲,肯尼亚的蒙内铁路2017年通车后,货运量年年涨,当地经济被盘活了不少。巴基斯坦的中巴经济走廊也差不多,瓜达尔港的建设让当地电力、交通都上了个台阶。这些项目不带政治条件,就是实打实的经济合作,跟西方那套“先改革再给钱”完全不同。

米尔斯海默觉得,中国的模式吸引力太强,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眼里,这简直就是个务实的选择。美国的软实力——文化输出、道德高调——现在有点玩不下了。中国不光有钱,还真干实事,这让美国的意识形态霸权开始晃悠。



再来看军事。米尔斯海默警告,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已经让美国在西太平洋有点施展不开了。以前,美国航母在亚太横着走,谁也不敢吱声。但现在,中国军队今非昔比,尤其是海军,2023年舰艇数量全球第一。第三艘航母“福建号”2022年下水,带电磁弹射系统,技术上跟美国差距越来越小。

更狠的是中国的“航母杀手”导弹,像东风-21D和东风-26,能打几千公里外的海上目标,精度还高。还有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战略,简单说就是让美国军队靠近中国周边时得掂量掂量成本。2023年4月,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跟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见面后,解放军立马在台湾附近搞大演习,规模空前,把美国和周边国家都震住了。美国虽然也搞联合军演回应,但明显底气不足。

米尔斯海默认为,中国这是在给美国划红线。你要再瞎折腾,代价可不小。这话不夸张,美国现在想在亚太随便撒野,真没以前那么容易了。



最后一点,米尔斯海默说,中国在经济、技术、军事上的全面进步,直接威胁了美国的全球霸权。经济上,中国2023年还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出口占全球14%以上。“一带一路”项目遍地开花,从阿富汗到巴西,基础设施建得热火朝天。技术上,华为5G全球领先,人工智能、量子通信也追得紧。2023年,中国还搞出了全球首座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石岛湾”,第四代核技术直接站上世界前列。

军事上,中国不光有航母,还在吉布提建了军事基地,全球影响力大了不少。米尔斯海默觉得,中国的崛起跟苏联当年不一样。苏联主要是军事硬碰硬,经济和技术不行,但中国是全方位的,美国得从经济到技术全面开战。要是中国继续这么干下去,美国的霸主地位迟早得让位。



说到美国对崛起大国的态度,历史给了咱们不少例子。米尔斯海默常提冷战时期的苏联,美国跟它斗了几十年,军备竞赛、代理人战争啥都上了,最后靠经济制裁和政治孤立把苏联拖垮了。还有日本,80年代经济起飞,眼看要超美国,结果美国搞了个《广场协议》,逼日元升值,日本经济泡沫破了,之后就陷进“失去的二十年”。

米尔斯海默认为,美国对中国也会下狠手。2023年他在演讲里就说了,美国会用经济制裁、技术封锁、军事围堵等招数,绝不会让中国翻身做老大。看看这几年,美国对华为、中兴这些中国科技公司下手多狠,芯片出口管制一个接一个。2023年的“芯片法案”就是冲着中国来的,想卡住中国在人工智能、5G上的脖子。军事上,美国在台海、南海频频搞演习,拉着日本、澳大利亚这些盟友围堵中国。



历史证明,美国对挑战者从不手软。中国现在面临的压力,跟当年苏联、日本有点像,但中国体量更大,美国的招数能不能奏效还得打个问号。

眼下,中美关系真是低到谷底。贸易战打了好几年,2023年美国还对中国商品加关税,中国则跟东盟、非洲签新贸易协定顶回去。科技战更激烈,美国管制芯片出口,中国拼命搞半导体自给,2025年还宣布量子计算有突破。军事上,台海和南海老是冒火花。2024年中国在台湾附近军演,美国拉着日本、菲律宾硬扛。2025年初,南海美军自由航行又跟中国舰艇对上了,双方都小心翼翼,避免真打起来。



米尔斯海默觉得,中美竞争会是个长期的事,但俩国家都不想真撕破脸。毕竟经济绑得太深,打起来谁都讨不了好。不过他也警告,要是中国崛起势头不减,美国可能会铤而走险,甚至玩军事冒险的招数,拼了命阻止中国超车。

米尔斯海默这三点警告听着挺扎心,但对中国真挺重要。咱们得看清,美国对崛起大国从来不留情面,中国要想站稳脚跟,光靠运气不行,得硬实力说话。经济上还得继续改革,技术上得拼命追,别让人卡脖子。军事上也得保持威慑力,让美国不敢轻举妄动。

但光硬拼也不行,中国还得在国际上多交朋友,展示负责任大国形象。比如“一带一路”这种合作,得继续推下去,争取更多国家站我们这边。米尔斯海默的理论提醒咱们,大国博弈没啥温情可言,中国崛起这条路不好走。但只要战略上稳住,发展上不松劲,同时多跟美国沟通,避免误判,中国还是有希望和平崛起的。

全球格局这几年变化太快,中美这场博弈到底是死磕到底,还是能找到平衡点?谁也说不准。但有一点清楚:中国得做好准备,别低估美国的狠劲儿,也别高估自己的侥幸。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