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环球时报》报道显示,中国空军编队在埃及参与军演期间,与埃及米格-29M机队联合飞越吉萨金字塔。此次联合飞行由运油-20A率领四架歼-10C/S、四架米格-29M在前,空警-500率领两架米格-29M在后,这种编队组合引发外界对埃及采购中国航空装备体系的广泛猜测。



埃及空军目前装备规模庞大,拥有300多架第四代战斗机,但实际作战效能与其装备数量不匹配。

其主要存在三大问题:

一是辅助战机严重不足,仅有7架升级到“鹰眼-2000”标准的E-2C预警机,专用电子战机、空中加油机数量为零;

二是缺乏先进中距空空导弹,俄制R-77-1导弹在射程、导引头精度及抗干扰能力方面表现欠佳;

三是战斗机来源复杂,涵盖美、欧、法等多个渠道,导致后勤维护和作战体系整合成本高企。

印度空军的现状与埃及有相似之处,同样装备约300多架四代机,且面临装备来源复杂的问题。

尽管印度装备有重型的苏 - 30MKI,在采购欧洲“流星”导弹时未受美国干扰,装备渠道相对埃及较少,但在近期与巴基斯坦的对峙中,面对巴基斯坦空军ZDK-03 预警机、歼-10CE战斗机及霹雳-15E导弹的组合,印度空军仍处于下风,甚至因此撤换空军高级将领。这一结果也对埃及的空军产生了明显的触动。

从装备性能来看,中国航空装备体系具备显著优势。巴基斯坦装备的ZDK-03预警机虽经升级,但受限于先天设计,难以达到三代预警机技术标准,而中国出口型空警-500E作为标准三代预警机,性能更为先进。



运油-20BE虽未正式公开,但同平台的运-20BE已在阿布扎比防务展亮相,展现出中国空中加油装备的技术实力。搭载霹雳-15E的歼-10CE在印巴对峙中已证明作战效能,埃及在联合军演中也实际体验到这一组合的优势。

当前,中国以歼-10CE为核心的航空作战体系已通过双重验证:

一方面在埃及军演中进行了实地展示,另一方面在印巴军事对峙中接受了实战检验,且出口许可不存在障碍。若埃及有意成体系采购,此次军演中中埃战机深度混编也有了合理解释——中国作战体系或可为埃及现有40多架米格-29M提供兼容方案。

巴基斯坦的实践已证明,通过技术整合,不同来源的战斗机可在同一预警机指挥下协同作战,尽管存在一定局限性,但是也具备可行性。



随着现代空战对体系化作战要求不断提升,传统多方采购战斗机的模式弊端日益凸显。印度作为地区大国,维持俄法两套作战体系已显吃力,埃及同时运行美、欧、中、俄多条装备线更是难以为继。

埃及未来面临战略选择:要么继续依赖欧美,承受 “美国干预导致欧洲关键装备禁运” 的风险;要么选择转向,构建以中美装备为核心、兼顾其他来源的新型作战体系。中国航空装备体系在性能、实战表现及体系兼容性上的优势,正为埃及提供新的装备发展思路,也展现出中国军工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