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日本的汽车产业链共提供了542万工作岗位,平均年薪为456万日元,约合21.6万人民币。而整个日本才1亿多人口,其中接近1/3是老年人,日本女性家庭妇女比例又很高,如果这500多万个岗位哪怕只消失三成,受影响的可能就是几百万个家庭和几千万人口,到时候小本子就基本上被打回原形了。
同时,还有人说日本汽车可以学韩国手机,从西方市场把损失补回来,对此我只能说简直是一厢情愿。为啥这么说呢?先看看欧洲这些年的汽车销量:2020年,1196万辆;2021年,1175万辆;2022年,1128万辆;2023年,1050万辆!一眼就能看出,在逐年下降!再来看,2019年,欧洲汽车销量是多少?这数字你想不到:1580辆!才隔了4年,汽车销量就跌了三分之一!那么美国是不是能好一点呢,这绝对是想多了。
美国2023年,卖了1550万辆车,而这个数据在2019年是1705万辆车,甚至在更久远的1970年,当时美国人口2.05亿,当年卖出了1400多万辆汽车,和2020年齐平!但2020年,美国人口可是有3.32亿,是1970年的1.5倍啊!所以去年拜登说美国形势一片大好,老百姓不同意,大家说你忽悠谁呢,这明明是萎缩呀!
重头戏来啦!来看我们从2019年起,汽车销量怎么样?2019年,2577万辆;2020年,2531万辆;2021年,2628万辆;2022年,2686万辆;2023年,3009万辆!2024年,3143万辆!怎么说呢?光从销量来看,我们的国内汽车市场,从2020年起,就差不多是美欧两家的总和了!其中2023年更是远超,直接比它两家加起来,还要多出400万辆!所以就算美、西方大发慈悲同意把市场让出来,也远远弥补不了日系车的损失,现在本田所谓的世界第一恐怕不会长久。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这几年日本汽车业的衰落,尤其是电动车,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2021年9月,在日本汽车制造商年会上吐槽,丰田总裁曾公开说:电动汽车被过度炒作了,电动车既不环保、也不省钱!对日本来说,骤然转向电力驱动汽车,那么会在夏天出现供电短缺。丰田总裁或许说的没错,但电动车是否环保,是你一个战败国的企业能说了算的吗?中、美都没说话那,你凭什么定义“环保”?
结果2021年12月,4个月前还在吐槽电动车的丰田章男,突然毫无征兆地一口气发布了15款电动概念车,彻底改变了此前对电动汽车的顽固态度。丰田章男表示:丰田将全面拥抱电动车,到2035年,雷克萨斯将成为纯电动汽车品牌。这是不是意味着日本汽车界的改弦易辙,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毕竟精日们的冲塔能力还是很强的!反正,当年大清也觉得弓箭挺好,直到最后的精锐蒙古铁骑在八里桥桥头被大嘤的洋枪洋炮,彻底送入了历史的故纸堆,这个时候再后悔就晚了。
目前日系电动车,大约相当于国内厂商几年前试水新能源时的水平。销量低、订单少,零部件贵,生产效率提不上去,于是就无法压缩成本。价格高,顾客就少,形成痛苦的死循环,要打破这个死循环,谈何容易,特斯拉、比亚迪,都是熬了十来年,才熬出头的。任何一个产业,一项技术,在中国强大的规模优势下,都会立刻从“工业王冠的明珠”,变成红海中的“夕阳产业”,汽车行业也不例外,不用怀疑未来日系车早晚逐渐退出中国市场。
2012年,日本学者大前沿一说:掀开中国四千年的历史,日本本来就是个附属国,历史上,日本的人口和国力,都相当于中国的十分之一,但是在我有生之年,有幸见到日本领先中国,但这只是历史的异常。日本的下一代,要准备回归「十分之一」的国家。如果这让你不舒服,最好赶快清醒一下,因为这是必然的趋势。历史上,日本就有它固定的位置。只是中国突然发生问题,被自己过长的衣服绊倒了,只要它醒过来,做对抉择,本来就应该领先日本。十年后再看这段话,完全没有任何违和感,历史吗,总是惊人的相似,然后再准确的回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