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闽南网报道,在首届中国 —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和平利用核技术论坛上,中国与沙特核与辐射监管委员会签署了《核能发展安全与安保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通过组织人员科访、培训和技术援助,成立联合工作组等形式,在核安全、核安保、核不扩散、核应急等领域加强合作。
特朗普(资料图)
长久以来,沙特与美国在能源合作等事务上往来密切,美国也凭借这种关系在中东牢牢掌握话语权,维持战略影响力。但近段时间,沙特的外交策略和能源合作方向开始出现变化。
美国在和沙特进行核能合作谈判时,要求沙特签署“123协议”,限制其铀浓缩活动。这一要求被沙特视作对主权的侵犯,沙特坚决拒绝放弃铀浓缩权利,双方的合作因此停滞不前。美国只考虑自身战略利益,完全不顾沙特的发展需求,这让沙特不得不重新思考和美国的合作关系,进而开始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中国拥有成熟先进的核能技术,“华龙一号”等核电技术已十分可靠。而且在国际合作中,中国一直坚持平等、互利、共赢,从不干涉他国内政。此前,中国成功促使沙特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这一成果让沙特看到了中国外交的强大实力与真诚态度,也为后续的核能合作创造了条件。
此次中沙签署的合作备忘录内容丰富。双方将通过人员互访、开展培训、提供技术支持,以及成立联合工作组等方式,在核安全、核安保、核不扩散、核应急等多个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按照这个趋势,未来十几年,中国很可能会帮助沙特建设核电站,助力沙特实现能源结构的多元化转变。
沙特阿拉伯王储兼首相(资料图)
沙特想要发展核能,背后有着多重战略打算。全球都在进行能源转型,沙特虽然是石油大国,但也迫切需要摆脱对石油的过度依赖。核能清洁高效,自然成了沙特能源转型的关键选项。如今大家越来越重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传统石油能源的弊端不断显现。沙特要想在未来能源领域站稳脚跟,发展核能是必经之路。
中东局势如同交织的乱麻,沙特在其中感受着实实在在的安全威胁。伊朗推进核计划,以色列更是手握核武器。在此情形下,沙特选择发展民用核能,这一决策既像是给自己添了层“防护甲”,让自身在地区军事力量的天平上分量加重,安全感随之提升;又如同拿到新的谈判“底牌”,能在处理地区事务时,更有力地捍卫自身利益。
然而,这一协议的签署,无疑将引发地区和国际局势的连锁反应。美国长期在中东地区维持霸权,把控地区能源与政治格局。沙特与中国的核能合作,打乱了美国的战略布局。美国极有可能对该项目展开干预,试图破坏或阻碍合作进程。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目标之一,便是维持自身在能源领域的主导地位,以及对地区事务的绝对掌控权。沙特与中国的合作,使得美国的这一目标面临挑战。美国可能会通过外交施压、经济制裁等手段,试图迫使沙特放弃与中国的合作。
以色列一直视伊朗为最大威胁,对周边国家的核技术发展极为敏感。沙特与中国的合作,可能会让以色列游说美国对沙特获取铀浓缩技术进行干预,甚至要求美国为其提供更先进的核技术。以色列在中东地区一直奉行强硬的军事政策,其对周边国家的核技术发展保持高度警惕。沙特与中国的核能合作,让以色列感到自身的安全优势受到威胁,因此必然会采取行动来维护自身的安全利益。
沙特阿拉伯王储兼首相(资料图)
伊朗看到沙特在核能领域的发展,出于自身安全和地区影响力的考虑,也可能加快其核事业的发展步伐。伊朗在核问题上一直与西方国家存在分歧,长期受到国际制裁。沙特与中国的合作,可能会促使伊朗重新评估自身的核战略,加快核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以维持在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
如此一来,中东地区很可能迎来沙特阿拉伯、伊朗和以色列三国 “三足鼎立” 的新局面。三国在核能领域相互制衡,从长远来看,或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减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这种新的地缘政治格局的形成,将对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产生深远影响。三国之间的相互制衡,可能会促使各方更加谨慎地处理地区事务,避免轻易发动军事冲突。而中国通过此次合作,不仅能进一步巩固与沙特的友好合作关系,扩大在中东地区的经济与能源合作版图,还能提升在中东地区的政治影响力,为推动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