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发布了“关于颁授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的决定”,中国中铁1个集体获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1名个人获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4名个人获新时代青年先锋,这是对中国中铁各级团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尽职履责、担当奉献的肯定和激励。
一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中铁隧道局隧道掘进机及智能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研发团队共有47人,35周岁以下青年共33人,占比为70%,承担“高原、高寒、深地、深水、超长”等极限工况下盾构重大装备研制与施工、隧道智能建造等科技攻关任务。
作为盾构领域的专业研发团队,他们成功研制出首台国产盾构机——中国中铁一号,开创了我国盾构制造国产化先河;研制出国产首台最大直径TBM“彩云号”,入选央企十大国之重器;他们推动盾构“智能化”“无人化”,研发出行业首个盾构隧道智能管控平台,构建九大智能建造体系,创造超大直径盾构月掘进718米的世界纪录。入选“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中央企业优秀创新团队”。同时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4项,制定国家行业等标准32项,获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河南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等荣誉。
作为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中铁隧道局隧道掘进机及智能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研发团队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中铁隧道人“忠诚担当”的厚望嘱托,科技兴隧、以隧报国,在持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上奋力攻坚,争做新时代科技报国的青春奋斗者!
刘青,中铁工业旗下中铁九桥电焊特级技师。自2005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参与了50多座国内外知名桥梁的焊接工作,累计完成焊缝长度近9万米,优良率达到99%以上,先后荣获了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荣誉,获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她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主动与班组青工签订导师带徒合同,接过中国桥梁战线首支女子电焊突击队队旗,开设“安全知识和焊接专业技能”培训班,将自己的经验和技巧传授给更多的从业者。在她的悉心教导和带领下,突击队成员焊接合格率100%、优良率达到99%,是中铁九桥首席焊工,多名徒弟成为岗位上独当一面的焊接高手,并在各类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飞溅焊花映照辛勤身影,闪耀弧光点亮青春梦想。二十载与焊枪为伴,二十载追梦无悔,她以交通强国为熔炉,将匠心淬炼成时代勋章,用电焊枪下的“火树银花”摇曳出新时代女性青年的别样风采,谱写着工业报国的壮美诗篇。
二
新时代青年先锋
中铁一局 黄燕宝
黄燕宝,现任驻陕央企中铁一局七公司新投美学生活中心项目经理。八载扎根施工一线,他实现从 “职场新兵” 到行业榜样的蜕变。
初入黔张常铁路项目,面对中塘跨河桥洪灾抢险,他大胆提出混凝土钢管柱建桥方案,用时8天完成抢险任务;在柴家堡隧道施工中,第一时间发现沉降隐患,保证了工程的顺利推进;在担任工程部长时,带领团队完成黔张常铁路竣工资料整理,助力项目开通,被授予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和共青团陕西省委“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中铁九局 徐华东
徐华东,现任中铁九局七公司沈白高铁沈阳枢纽项目工程师。他坚守施工一线九年,不断向下扎根、努力向上成长,逐步成为铸造“中国精度”的测量专家。
他先后参与了京沈高铁、沈白高铁沈阳枢纽等多项国家及省市重点工程建设,攻克了16项工程测量难题,研发出高精度盾构导向系统,不断创新测量技术保障施工安全与质量,创效成果显著。作为测量技术领军人物,他参研12项创新成果,填补了高精度测量技术空白;四次在省赛获得第一名,指导的15名青年在省市技能大赛中获奖。他先后荣获中国中铁青年岗位能手、辽宁省青年岗位能手、辽宁技术能手、辽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并在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中获得铁路赛道第七名的好成绩。
中铁建工 郑迪
郑迪,现任中铁建工四公司南极秦岭站项目部项目经理。他3次带队远赴南极,投身泰山站、中山站、秦岭站等科考站建设,所在的南极项目部先后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火车头奖杯”“中国极地考察先进集体”等荣誉,秦岭站获评国资委 “2024年度央企十大超级工程”。
2023年,郑迪作为南极项目部项目经理,带领94人远征南极参与秦岭站建设,创造了极地建设五项之“最”。1个月海上航行,5次破冰开道,日均作业时间超15小时,仅用13天提前完成秦岭站区域9300吨物资卸运工作,不到15天完成秦岭站主楼钢结构搭建,仅用52天建成南极建站史上规模最大的单体建筑,创造了短暂窗口期快速施工的奇迹,在世界面前印证“中国建造”速度。在技术创新上,以他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攻克-60℃超低温焊接等难题,主导研发《超低温基岩钻孔灌浆工法》等成果,获国铁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
中铁工业 薛广记
薛广记,现任中铁装备掘进机研究院特种装备分院院长。自2015年加入中铁装备以来,近10年一直致力于特种隧道掘进机领域的产品研发设计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技术研发人员,先后参与并完成世界首创“复合地层矩形顶管机”“老旧管道更新掘进机”“U盾架管机”等首台套产品的开发,实现异形断面盲区处理技术等20多项技术突破,个人授权发明专利41项,发表学术论文13篇,参编国家/团体标准3项,成果荣获中国专利金奖1项、中国铁道学会等国家级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及以上4项。
创新成果成功应用于深圳地铁车站、雄安综合管廊、香港明渠改造、澳大利亚西部干道等国内外十余项重大工程,经济效益近十亿元,对促进地下空间建设的技术进步做出了一定贡献。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
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中铁青年将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以榜样为帆,破浪前行
在筑路架桥的征程中勇立潮头
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在乡村振兴、抢险救灾等使命前义无反顾
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企业的奉献中
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中国中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