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篇文章之前,麻烦您先点个“关注”,这样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同时也会让您有更强的参与感。创作不易,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我们常常会思考,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一位54岁的洗碗工韦阿姨,因为工厂长期超时加班,在超过40度高温的车间里竟然没有空调。某一天,她直接被热晕过去。
她的丈夫发现后立即送她进了ICU,她在这家工厂工作了六年半,总共才赚了15万块钱,可仅仅抢救了12天,就花掉了14万,最终还是因热射病不幸离世。
工厂却回应说:由于没有跟员工签订劳务合同,所以这不算工伤,也不会有任何赔偿。直到今天,韦阿姨的家人一分钱赔偿都没拿到。
她的生命是如此珍贵,12天就花光了6年半的积蓄;可她的生命又是如此卑微,一条人命就这样逝去,却没有人为此付出代价。
01
54岁的韦阿姨出生在河南一个贫困的小村庄,由于家境贫寒,她从小就没机会读书,一辈子都在为别人打工,从事着最底层的工作。
不到20岁时,村里人给她介绍了一个条件差不多的对象,父母收了彩礼后就把她嫁了出去。
婚后,韦阿姨和丈夫育有一子一女。为了供儿女上大学,这些年她从未停止过节俭和努力工作。
儿子大学毕业后,既没房也没车,也没有固定工作,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为了给儿子凑够彩礼钱,她只能到附近的工厂打工。
只有工厂不要求学历和年龄,每月工资3000块,但没有任何社保和福利。即便如此,像她这个年纪的人依然争着抢着要这份工作。
当年韦阿姨47岁,前半辈子操劳不已,后半辈子注定也难有清闲。
洗碗厂的员工几乎都是廉价劳动力,空气中弥漫着剩饭剩菜的酸臭味,上百名上了年纪的女工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日复一日地工作。
按规定,早上8点到下午5点半是上班时间,但实际上经常需要加班。厂里从没有休息日、节假日或者周末,如果有事请假,就会扣除一天的工资。
冬天的水冰冷刺骨,女工们的手常年长满冻疮,而夏天更是煎熬,整个车间就像一个巨大的蒸笼。
唯一的一个冷风机可怜巴巴地挂在头顶,风根本吹不到下面。除了包装车间,其他地方完全没有降温设备。
2016年,韦阿姨开始在这里上班。几年间,厂子经历了三次重组,规模越来越大,位置也越来越远。
2018年,河南众碗典范环保科技公司成立后,她每天早上都要骑车40分钟,到离家12公里外的工厂上班。
两年后,公司的订单越来越多,“电机都烧坏了好几次”,工作量也变得越来越繁重。女儿多次劝妈妈换个轻松点的活儿,但她为了儿子一直坚持着。
这一干就是两年,一直到第三年的劳动节期间,韦阿姨告诉丈夫自己不想再干了,实在太累,实在受不了了。
可是当时公司通知未来两个月订单激增,不能请假,要是辞职,也要等一个月以后才能批准,否则当月工资会被扣掉。
没办法,韦阿姨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干下去。这一次妥协,最终让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6月25日,她再次骑着电动车跨越12公里去上班。那天室外温度高达37度,车间里的温度接近40度。
中午的时候,韦阿姨给丈夫打电话,说自己身体不太舒服,吃不下饭,想请个假。但领导却以耽误进度为由,坚持让她工作到下午3点半。
到了下午4点,她再次给丈夫打电话,说自己可能中暑了,让丈夫找辆车来接她。
丈夫放下电话后,赶紧把三轮车里的废品倒掉,赶去接妻子。两地相距10公里,他赶到时已经是5点多。
他看到韦阿姨昏倒在工厂门口的一棵树下,四肢僵硬不动,口吐白沫,浑身冒着热气。
丈夫立刻将妻子送往医院,送到ICU时,她的体内温度已经高达42度,深度昏迷。
主治医生检查后发现,韦阿姨多器官功能不全、低血压、呼吸衰竭,综合多项指标,诊断结果为热射病。
这种病的死亡率高达60%。经过一周的治疗,她的身体状况稍微有所好转,但大脑损伤过于严重。
当时,韦阿姨的女儿拿着病历本去郑大一附院求助专家,专家判断她已经脑死亡。
经过12天的抢救,7月7日,54岁的韦阿姨因多器官衰竭不幸去世。这期间不仅花光了她6年半的积蓄,还欠下了医院6万多的医药费。
更让人愤怒的是,韦阿姨所在的工厂以未与员工签署劳动合同为由,拒绝承认这是工伤,也拒绝赔偿。
厂方所谓的“人道主义赔偿”至今也未能支付给她的家人。儿子王斌和家人多次找厂领导协商,但对方只露面了一两次。
直到现在,韦阿姨的家人仍在维权。她的丈夫也在不久前去世,只剩下女儿还在为母亲讨回公道。
信源来自:网友热评
长大后我们会发现,大多数人的生命其实并不值钱,没有人会为他们的死负责。
信源来自:网友热评
曾经有人说:“60%的中国人会在生命的最后28天花光60%的积蓄。”无论你是什么身份,都应该学会为自己而活。
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强对各单位执行劳动法的监督,希望有人能为韦阿姨的死承担责任,更希望不要再出现下一个韦阿姨。
不知道屏幕前的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本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任何低俗或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