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梳子姐

今天早上挺有意思,刷到了两条似不相干,又彼此关联的视频。

一条是情感博主讲的,他说女人从来不会认错,如果认错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认为自己嫁错了人。

另一条是郭德纲的声音,他说自古君王不认错,帝王家从来没有错,错也是你错了,他没错。

话糙理不糙,仔细品品,确实讲得都非常有道理。

这段时间,因为那个董小姐的事情,把王辰院士给牵扯进来,似乎遭受了不白之冤。

但从一段采访中可以看出来,这位大院士说话犯了一个大毛病,就是太绝对,没有给自己留有后路。

他说:“我们从全球最顶级的学校,中国最顶级的高校,前三分之一排名学生中,再选拔出素质最优秀的,最有助人之心的,品德最高尚的,最有悲悯之心的,最愿意学医的,而且经过考核整个方面都是最好的来学医。因此,这批孩子将来是中国医学界一支重要的希望之队,梦之队。”

连续用了八个“最”,洋溢着王院士满满的自信,可是有网友补充说,应该再补充一条,“家庭背景最好的”。

看到这些“最”,又想起前几天有个农业专家讲的“底墒最足、出苗最好、缺苗最少、植株最壮”。

事不能做绝,话不能说满,他们张口就是“最”,闭口就是“最”,与“厉害了”思维有什么区别呢?

当然,这些人是不会承认自己说错话的,因为话错了,背后的逻辑也错了,逻辑所支配的事情也跟着做错,一错百错怎么能行。

决不认错,表面看是顽固,背后深藏着特殊意蕴。

比如,三河市委那位主要负责人干的统一颜色蠢事,便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显摆着,但就是不点具体人名,更不让站出来认错,这便是一种暗暗保护的潜规则。

若这次三河市委这位主要负责人公开低头认错,那么以后再有类似的事,是不是都得照猫画虎去做。

如果做错了事就要低头认错,那么当领导的怎么才能树立起权威,发号施令时怎么才能保证有人听话?

有个省更严重,被通报搞开门红,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甚至多次虚报项目,通报完也就不了了之,不痛不痒过去了。

回过头看,搞开门红的真是少数地方吗,是一次两次吗?

每次搞那么大声势,难道上面领导看不见吗?虚报的项目、数字难道心里没数吗?

别以为领导们都是聋子瞎子,其实他们很清楚下面在搞形式主义,在弄虚作假,在劳民伤财,但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检验出谁最听话,谁最会表达忠诚,最谁称自己心意。

不好意思啊,这里也用了三个“最”,算是语气的强化吧。

屁股决定脑袋,利益决定立场。

之所以在是非上会判断不同,主要是领导们的核心利益与群众的核心利益并不在同一维度。

你看的是权利,人家要的是权力,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让领导认错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他们翻身落马,啥也不是了。

那个时候鼻涕一把泪一把,瞬间变成天生的表演艺术家。

--

笔不阿贵,文不奉承

yanbaoer2024

比较犀利的文我会发这个备号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