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京农业大学、以色列理工学院
编辑整理:双一流高教
近日,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以色列理工学院杰出研究教授阿龙·切哈诺沃(Aaron Ciechanover)访问南京农业大学,受聘为南京农业大学名誉教授。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副校长朱艳分别在滨江校区和卫岗校区会见来宾。
陈发棣对阿龙·切哈诺沃教授的到访表示欢迎,并向他介绍了近年来南农大的办学成就以及国际交流情况。陈发棣表示,切哈诺沃教授是生物化学领域的卓越学者,在人类细胞的蛋白代谢调控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感谢切哈诺沃教授来到南农,为学校师生提供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希望今后进一步拓展双方的合作。
4月27日下午,“与诺贝尔奖得主面对面”活动在卫岗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活动举行了阿龙·切哈诺沃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名誉教授”的聘任仪式,朱艳为切哈诺沃颁发了名誉教授证书。
切哈诺沃作题为“科学突破的奥秘何在——发现泛素系统”的学术演讲。来自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医学院、前沿交叉研究院等多个学院的200余名师生现场聆听了大师的精彩报告。切哈诺沃教授以个人科研历程为线索,介绍了泛素系统的发现过程,着重展示了靶向泛素通路在人类抗癌药物研发的进展,揭示了泛素在治疗人类疾病中的重大意义。现场师生围绕泛素系统促进癌细胞凋零作用机理、如何筛选高活性靶向药物以及未来泛素在医药领域的具体应用等问题踊跃提问,切哈诺沃给予了详尽的解答,并鼓励年轻科研人员在科技前沿领域努力钻研,寻找创新方向,为生物化学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阿龙·切哈诺沃(Aaron Ciechanover,希伯来语:אהרון צ'חנובר)1947年10月1日出生于英属巴勒斯坦托管地海法(现以色列海法)的波兰犹太人家庭(来自波兰的切哈努夫),是以色列著名生物化学家,因发现泛素依赖的蛋白质降解机制,与阿夫拉姆·赫什科(Avram Hershko)、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Irwin Rose)共同获得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
他于1971年于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74年在该校哈达萨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82年在以色列理工学院(Technion)获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师从赫什科教授。之后于1981年至1984年在麻省理工学院怀特海德研究所 (Whitehead Institute) 哈维·F·洛迪什的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
他是以色列理工学院生物化学教授、拉帕波特医学研究所(Rappaport Institute)所长。 意大利罗马第二大学(Tor Vergata)杰出客座教授。2011年起兼任中国南京大学化学与生物医药科学研究所所长。
切哈诺沃是以色列科学和人文学院院士、梵蒂冈宗座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08年,他被聘为台湾成功大学客座特聘教授。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作为深圳“十三五”规划资助新兴技术研究和开设“诺贝尔奖得主研究实验室”的一部分,他在2018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开设了切哈诺沃精准与再生医学研究所。
切哈诺沃是以色列第一批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之一,2004年他因泛素化研究获得诺贝尔奖。他在以色列历史和以色列理工学院历史上发挥了核心作用,因而受到表彰。
除诺贝尔奖外,他还获得以色列奖(2003)、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2000)等,并获全球46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