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中国中部地区的湖北省,其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2024年末共有常住人口5834万人,现共辖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4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区。这些行政区划具体包括:地级市有武汉市、黄石市、襄阳市、荆州市、宜昌市、十堰市、孝感市、荆门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自治州有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省直管县级市有: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省直辖县级行政区有:神农架林区。湖北省的省直管县级市以及省直辖的县级神农架林区是怎么样形成的呢?
如果要了解湖北省的省直管县级市以及神农架林区是怎么样形成的就需要从大荆州地区说起。荆州是华夏九州之一,也是我们国家的一座比较悠久的历史文化古城,由于当初它的地盘非常之大,曾经有“大荆州”之名。在1978年的那个年代,荆州市还是仅次于湖北省会武汉市的存在,长期是湖北省的第二大城市。而且荆州市当时的面积非常大,其下辖的县市比较多,它的范围包括现在的荆州市、荆门市、仙桃市、潜江市与天门市这5个湖北省的地级市与省直管的县级市,那个时候它的面积高达33603.43平方千米,总人口为1200万人左右,因此在民间有“大荆州”之称。
面积高达33603.43平方千米,总人口为1200万人左右的“大荆州”为什么要分家呢?荆州市分家的主要原因包括历史背景、经济发展需求、人口增长与城市化进程以及区域均衡发展。大荆州分家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荆州市地处长江与汉江夹角地带的江汉平原腹地,是湖北省著名的鱼米之乡。但大荆州地区由于地处长江的荆江段(长江荆州河段),是历史上的长江流域分洪区,因为受到分洪区的限制,荆州市的工业布局就非常的薄弱,其经济发展就相应的缓慢,并且由于的地盘太大了,而且荆州市区因为自身经济与综合实力比较弱,所以是没有能力可以带动下面各地区的发展的。
大荆州分家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将荆州市的部分地区划归其他地区来可以缓解大荆州区域的众多沿江地区的分洪压力,促使这些区域将主要精力都集中到发展经济的层面上来,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国家政治体制的变革和发展需要,以提高荆州全市的行政管理效率。本来计划的是大荆州地区撤分成荆州市、荆门市与江汉市这三个地级市的,荆州市、荆门市顺利的完成了新的地级市的组建程序,但江汉市却因故没有成立,核心原因说是新的江汉市政府驻地无法达成一致,因此,从大荆州分出来落单的仙桃、潜江、天门最终就变成了湖北省的直管县级市了。
仙桃、潜江、天门这三个省直管县级市的单打独斗对经济的发展有多大的影响呢?县级市的单打独斗对经济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影响,主要包括资源分配不均、同质竞争、基础设施滞后等。许多县级市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着资源有限的问题,单打独斗使得各市难以有效整合资源,导致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一些县级市可能过度依赖传统的资源消耗型或劳动密集型产业,缺乏对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这不仅降低了产业的竞争力,还加剧了资源浪费和市场风险。其次,由于缺乏特色产业和差异化发展策略,县级市之间往往陷入同质化竞争的困境。
而且这种竞争不仅降低了各市的经济发展效率,还可能导致恶性竞争,损害整体经济利益。此外,基础设施滞后也是县级市单打独斗的一个负面影响。许多县级市在交通、物流和信息化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这限制了经济的发展。所以为了解决仙桃、潜江、天门这三个省直管县级市可能产生的发展难题,以整合资源,避免同质竞争,所以本作者建议将仙桃、潜江、天门这三个省直管县级市就近并于到武汉荆州荆门这三个省辖地级市中,这样既壮大了武汉荆州荆门这三个省辖地级市的阵容,也能促进湖北省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湖北省在中部地区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