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者,建始,初始也;夏者,大也,繁荣也,立夏则代表着万物至此而长大,绽放繁茂。据说早在战国末年,立夏节气便已经被确定下来,届时太阳运动到黄经45度,对应到今年的具体时间为5月5日13点56分57秒。
二十四节气,为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其反映出了明显的农耕意义。立夏时节来临,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以及充沛的雨水给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条件,许多作物迎来最好的生长季节。正因如此,农耕活动正值繁忙的阶段。稻谷插秧正当时,冬小麦扬花,油菜快要收获,各种夏日作物田间管理也进入关键时期。人们忙碌的身影,正是迎接立夏节气的重要仪式。
立夏,代表着告别春天,开启夏天,此后复杂多变的气候,将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的影响。所以自古以来,人们便会观察立夏之日的特点,结合日后的气候,经过不断的总结,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大多以民谚俗语的形式流传至今,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指导。今天就要迎来今年的立夏节气了,老人们总结出了3个特点,来看看吧~
今年立夏有3个特点
1、今年立夏在月头
现行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而确定的,这一方式属于阳历范畴,由于太阳的运行规律是相对固定的,因此节气在阳历中的日期也相对固定,前后相差一两天。而农历是基于月亮的朔望周期来计算,月份长度不固定,也就使得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不固定,每年会都有所不同。而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变化,往往蕴含着不同的意义。
民间有“立夏在头,五月桑拿;立夏在中,三伏穿袄”的说法,意思是立夏如果在农历月头,则意味着会热得特别快,五月份就酷热难耐,如同蒸桑拿一般。若是立夏在月中,则代表夏天会热得比较晚,到了三伏天依然清凉,还需要穿袄,当然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今年的立夏是在农历四月初八,恰逢月头,依照以上经验来看,今年的夏天会热得比较早,当然现在很多人已经感受到了夏热的高温暑热了。
2、今年立夏在下午
除了立夏的农历日期外,老人们还十分关注立夏交节的具体时间点,并将此作为依据来判断夏天的气候。比如老人们常说“上午立夏不用扇,下午立夏扇不离”,意思是立夏交节如果在上午(12点之前),那么立夏后会比较凉爽,用不到扇子。而若是立夏交节在下午(12点以后),那么立夏后将会特别热,扇子不能离开手。今年交节是在13点56分57秒,属于下午立夏,依照此说法,立夏后可能会很快热起来。其实季节更替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气候上往往会出现反复,所以我们还需要随时关注天气变化,做好应对。
3、今年立夏逢“佛诞节”
今年立夏为公历5月5号,农历中为四月初八,是民间的“佛诞节”,为佛教文化中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纪念日,相传这天是释迦牟尼降生之日。每逢此日,各寺庙都会进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很多人也会纷纷前往祭拜,为自己和家人祈福,盼望生活美满,平安顺遂。
4人别忘“躲夏”
立夏也称为“春尽日”,其是春季的结束,夏季的开启,季节更替,外界环境以及气候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所以届时一些特殊的人士需要“躲夏”。
1、本命年的人,在民间观念里,本命年对于人们来说属于比较特殊的年份,在这一年里,生活以及工作等方面容易遇到波折。所以在重要的节日里,都要格外注意。立夏为春夏交替,此时外界的变化比较大,所以本命年的人在立夏之时最好“躲夏”。
2、年龄逢“九”的人,在传统文化中,每个数字的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而“九”被视为极数,正所谓“物极必反”,所以其有代表着转折,因此老人们认为,年龄逢九时,可能会遇到重要的转折,届时也需要谨慎。在立夏之际需“躲夏”。
3、情绪不稳定的人,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尽相同,有的沉稳安静,有的则比较急。性格比较急的人,往往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情绪上出现比较明显的波动。所以在立夏之日,这类人也需要“躲夏”。
4、身体虚弱之人,季节更替意味着环境的复杂多变,而对于身体虚弱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场考验,所以这类人最好通过“躲夏”来规避不顺。
躲夏如何“躲”呢?今年的立夏是在中午时分,届时烈日当头,燥热难耐,容易令人心神不宁,烦闷不安。这时候需要躲夏的人,最好待在相对凉爽的室内,看看书,听听音乐,来让内心保持宁静舒畅,以良好的身体状态为入夏开个好头。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和转发!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