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老林的“认真负责、老当益壮”形象在单位系统内颇有名气,临近退休仍保持活力满满的状态,别的老同志提前半年就开始“放羊”了,只有他坚持卡点上班、态度积极,直到办完退休手续的前一刻。

前不久,老林上午办完退休手续,下午就退出所有工作群,悄无声息地回家了。单位领导本想送送老林,打开他的办公室,发现早已人走屋空。老林的办公室原样没动,书柜上摆满了书籍资料,只是原来摆放的获奖证书被扔在垃圾桶里,似乎在发泄着一种情绪,跟他在岗时的精神状态判若两人。

领导不理解老林前几天还热情洋溢地上班,今天就不辞而别,连个招呼都不打?领导感觉单位最近退休老同事都出现一种奇怪现象,他们办完退休手续就默默走人了,不像以前还挨个办公室告别一下。领导挠挠头皮,既然想不明白也就不往深处想了。

接替老林的新人遇到问题解决不了,找不到老林就去找领导,领导认为老林可能没交接清楚,从群里艾特老林发现老林已经退群,私信老林才发现微信也被删了,心里很不痛快,心想:老林这样做有点不近人情,毕竟工作一场,好歹应保持联系,不至于清空通讯录呀!

领导有次去公园里溜达,偶遇退休后的老林,当场愣住了,只见老林跟老伴在林荫道上健步如飞、满面春光,跟前几日的不辞而别对不上号!领导迎上去打招呼,老林只是微笑着点点头就擦肩而过了。看着老林欢快的背影,领导实在想不通现在的老同事怎么判若两人了!

其实,领导不知道的是,老林正如很多老同志一样,从退休那一刻就想通透了,立即与职场断舍离,清理朋友圈,删除通讯录,开启第二段属于自己的人生。老林的做法,有人不理解,也有人赞同,主要有几点感悟:

【1】改命从退休开始!

心理学家荣格说:“每个人都有两次生命。第一次是活给别人看,第二次是为自己活。而第二次的生命常常从退休开始。”

我们普通人的职业生涯大约30年左右,平均寿命在80岁左右,退休生活还有30年左右。职业时长与退休时长差不多,退休后的几十年是第二次生命。

职业生涯过得好不好,不完全取决于自己,受到领导和同事、名与利等干扰。但是,同等时长的退休生活,精彩不精彩,完全取决于自己。

谷歌DeepMind CEO最近说出惊世之语:未来十年,人工智能能治愈大多数疾病,人类的预期寿命将达到 150 岁!刚刚退休,相当于刚迈入“退休职业”的年轻人!

所以,退休后的第二次生命,不是老气横秋的悲歌,而是一次新生!凭什么要悲悲戚戚呢!你选择快乐还是痛苦,全凭自己做主,跟领导和同事有什么关系!删除通讯录,就是一种重启新生的宣言!

【2】切断烦恼的来源。

老林退休后,退出工作群,删除通讯录,几乎跟同事相忘于江湖,反而觉得快乐起来!

心理学名著《自卑与超越》的作者阿德勒指出: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老林在职时保持热情客气、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并非内心真实状态,而是一种伪装,伪装也是蛮心累的。

退休之后,终于可以卸下伪装,删除大多数联系方式,清空那些工作关系中熟悉的陌生人,开始喜欢安静、独处,减少了社交,也就减少了烦恼。

【3】孤独不是惩罚,而是生命的馈赠。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揭示了“人生的本质就是百年孤独”。其中有一句话深深打动人:孤独是一种特权,只有强者才配享有。

老林退休后比年轻时更懂这句话——独处不是寂寞,而是灵魂的归位;孤独不是惩罚,而是生命的馈赠。

老林退休后终于明白:一个人最大的愚蠢就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渴望别人与自己共情,期待别人安慰自己,指望别人成全自己。

这种想法完全错误,世间皆苦,悲喜自渡,没人关心你的悲欢,退休后就要把生命能量聚焦在自己身上,取悦自己,滋养自己。

退休后,一个人最好的福报,不是门庭若市、车水马龙,而是你无意搭理别人,也不想和谁说话,整个天地宇宙都是你一个人的,安安静静地取悦自己!

人生的意义或许不在于逃避孤独,而在于学会与之共处。《百年孤独》的金句: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原来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人生是一场注定孤独的幻梦。唯有承认孤独,才能与自己和解。当你真正接纳孤独,反而能获得精神的自由。退休后改变命运,不靠救神拜佛,也不靠广结人脉,而是自己孤独地绽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