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5月4日电(记者王自宸)“就业不用到处跑,工作就在家门找”。清晨,地处武陵山深处的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合子坳村还笼罩在一层薄雾中,山路上,村民三三两两朝着村里的乡村振兴产业园走去。
“一个月能挣4000多元,收入还算不错。”合子坳村一组的黄远芳说。在园区湖北耶莉娅服饰有限公司,黄远芳熟练操作着缝纫机,很快,一件反光背心就制作完成。“虽然每个月比外出务工少了1000多元,但是能照顾家庭,还节省了房租、交通费,能够存下更多钱。”她说。
一旁的“00后”李刘洋操作缝纫机则要生疏得多,工厂技术员正手把手教他如何调整线迹宽度和长度。李刘洋说,大专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工作,“趁着年轻多学一门手艺也挺好,我也想从零工变成技工”。
村民在合子坳村乡村振兴产业园上班。新华社发
“家的温暖、亲人的牵挂,让很多外出打工的老乡有了告别奔波、与家人团聚的想法。”驻村第一书记邵进告诉记者,自2023年9月驻村以来,他走访发现,由于大山里缺乏产业,很多村民只得外出务工。“上不能养老的、下不能顾小的”成了不少村民心中的痛。
邵进说,合子坳村虽在大山中,但距离长阳县城只有10多公里,交通区位还算便利,村集体还有一些土地,产业发展也有空间。大家一商量,如果能在村里建个产业园,招商引进一些企业,既能帮助村民家门口就业,还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想法虽好,但建产业园投入不少,资金问题怎么解决?邵进多方调研、撰写报告,以驻村第一书记身份向上争取项目资金。2024年6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规划出资875万元,在合子坳村建设乡村振兴工厂和农村能源替代项目。
为节省开销,村干部带领村民一起平整土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建设工作。建成的乡村振兴产业园配套建设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沼气发电以及储能装置可为工厂提供绿色备用电源,形成“停电不停工”的保障。
“我们希望找一些绿色、优质、用工友好的企业。”邵进说,规划、建设园区期间,就有不少企业找上门来寻求合作,但先期选择服装企业进驻,主要考虑到企业用工门槛较低,适合更多村民应聘。
湖北耶莉娅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国霞说,企业计划在园区投资1000万元建设工厂,目前一期车间已经投产,吸引了40多位村民在此务工。随着后期车间逐步投产,预计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吸纳就业超200人。
车间建进大山里、村民家门口就业,使得村里的人气越来越旺、山村越来越靓。每当夜色降临,大家在村口跳起欢快的广场舞,“稳稳的幸福”让人感到温暖。
“村民实现了村口务工梦,村集体每年增收15万元。目前,还有农副加工企业希望能入驻产业园,服装厂也希望租赁剩下厂房扩大生产,咱们村民不愁没活干。”合子坳村党支部书记熊维维对村里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