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1

人到中年,总是不自觉地回望过去。那天收到微信好友申请时,我正给办公室的绿萝浇水。

"还记得我吗?赵明,高中理科班的。"

这个名字突然在脑海中出现,吹开了尘封已久的记忆大门。

赵明,我高中时的班委,一个戴着黑框眼镜、总爱侃侃而谈的男生。毕业后偶有联系,但随着各自忙碌,渐渐也就断了音讯。

"当然记得,你怎么突然联系我了?"我边回复边回忆着他的模样。

"咱们班有个25周年同学会,就下个月,你能来吗?"

我迟疑了一下。

25年了,当初那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已经变成什么样子?

"在哪里举行?"

"老地方,学校附近的锦江酒店。"

我看了看日历,那天刚好是周末,没有特别的安排。犹豫再三,我还是答应了。

或许,重温一下青春也不错。

"好,到时见。"发完这条消息,我忽然感到一丝莫名的不安。

赵明很快把我拉进了班级群。看到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我的心情复杂起来。

有人已经是企业高管,有人创业做了老板,还有人移民海外...

而我,只是一家国内企业的中层管理者,每天忙于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平衡。

"同学杨军霞,大家欢迎!"赵明在群里宣布。

消息立刻如雪片般飞来。

"杨军霞!还记得你当年演讲比赛拿了校一等奖吗?"

"杨哥,听说你在L集团做总监了?"

"欢迎欢迎,咱们都快认不出彼此了吧!"

我一一回复,感觉自己像是在参加一场预热的社交活动。那种久违的、被群体关注的感觉,让我有些飘飘然。



2

同学会前一天,我特意去买了件新衣服。看着镜中的自己,眼角的细纹和略显疲惫的神情无法掩饰,但至少气色比平时好一些。

丈夫张健在沙发上看报纸,抬头瞥了我一眼:"明天那个同学会,你还挺重视啊。"

"二十五年没见了,总得体面点去吧。"我整理着新买的包。

"就是吃顿饭叙叙旧,不用太紧张。反正都是老同学,谁还不知道谁啊。"

我点点头,没多说什么。张健不懂,对女人来说,同学会不仅是叙旧,更是一场无声的比较。这么多年过去,谁混得好、谁活得精彩,大家心里都有杆秤。

儿子从房间里出来,看到我的打扮,吹了声口哨:"妈,你这是要去见初恋啊?"

"去你的,"我笑着拍了他一下,"严肃点,我可是去见你妈的老同学们。"

"那你怎么比见爸爸同事还紧张?"儿子继续调侃。

我没接话茬,但心里承认他说得对——我确实比平时紧张得多。

那些曾经比我优秀、如今可能更加成功的同学,让我不自觉地想要在他们面前展现最好的一面。

3

同学会当天,我提前半小时到达了锦江酒店。包厢门口已经站了几个人,其中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正是赵明,只是他比记忆中胖了一圈,头发也稀疏了不少。

"杨军霞!"他热情地迎上来,给了我一个拥抱,"真是太好了,你几乎没变,还是那么漂亮!"



客套话自然不必当真,但这种寒暄还是让我心情愉悦了几分。

陆续有人到场,每当进来一个人,大家都要兴奋一阵,猜测身份、回忆往事。有的人变化很大,几乎认不出来;有的人却仿佛时光没有在他们脸上留下痕迹。

我认出了坐在角落的林佳,当年的校花,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但依然保养得宜。还有田川,曾经的学生会主席,现在是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管。

等人差不多齐了,赵明宣布开席。酒过三巡,气氛越来越热烈,大家开始无所顾忌地回忆高中趣事:谁半夜翻墙出去撸串被抓,谁暗恋班主任结果被拒,谁考试作弊后给家里寄了假成绩单...

"对了,"赵明举起酒杯,"咱们来个环节,每人说说这些年都在干什么,混得怎么样啊?"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响应。从赵明开始,他介绍自己在一家公司做部门经理,两个孩子。

接着是林佳,她嫁给了单位同事,生活还过得去。

田川则介绍自己创业失败后加入了现在的公司,还在适应中。

轮到我时,大家的目光齐刷刷投向我。我深吸一口气,微笑着说:

"毕业后我上了师范学院,然后加入了L集团,现在是营销总监,结婚十八年了,老公在机关单位工作。儿子今年高三,正在备考。生活还算稳定,就是工作有点忙,没太多时间陪家人。"



林佳问我:"L集团可是大公司啊,你们工资很高吧?"

既然都是同学,我坦诚说道:"还行,年薪18万左右。"

说完这些,我察觉到有几个人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神色,但当时并未在意。

饭局结束后,大家互换了联系方式,约定以后多联系。

我心情愉快地回到家,向丈夫和儿子分享了聚会的趣事。

只是丈夫和儿子都批评我,说不应该把自己年薪透露出来。

我觉得他们有点小题大做,都是老同学,而且之前关系都不错,我又不是年入百万,为啥不能说呢?

我觉得他们太敏感了,同学根本不会考虑这些。

但让我意外的是,现实打脸来得竟然这么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