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横沙岛,

有位年过七旬的老木匠,

他一直坚守传统技艺,

用手中的工具雕琢着岁月,

书写属于自己的匠心传奇。

一起去认识他!

晨雾未散,横沙丰乐路一处木工坊内,72岁的老木匠黄志雄身着洗褪色却整洁的工作服,戴着老花镜,像往常一样,在家门口干起了木工活。

黄师傅出生于木匠之家,从小就在木头香气里长大。家中堆满的曲尺、墨斗、手锯静默无声,却见证了他从少年学徒到“横沙鲁班”的几十年光阴。


黄师傅正在打磨的是榫卯工艺的八仙桌。在淡淡木香里,他手中的砂纸一遍遍滑过桌面,指尖来回轻抚,感受木纹的每一丝起伏,直到木纹清晰可见、光滑如镜。

天然的质感、简洁的造型、原木的原料,全凭燕尾榫、龙凤榫的千年智慧相契,八仙桌处处透露出简约朴素的美感,更体现出他精湛的老手艺。


如今,黄师傅一有闲暇,就沉浸在铺子里,研究仿古家具,从茶盘、茶几,到八仙桌圆凳,牙板间的花蔓藤叶或刚劲或柔美,线条雕刻得恰到好处,每一件家具都倾注了黄师傅的心血汗水。



除了制作家具,黄师傅还承接旧家具的修复工作。一位邻居正拉着修葺一新的老方桌满意而归,曾经吱呀作响的旧物,经黄师傅的手又重获新生。

木香萦绕的作坊里,刨刀推过木面的沙沙声,应和着远处潮汐的韵律。黄师傅放下仿古家具,又将边角料巧手改成小物件。光阴在榫卯间悄然流转,一件件形状各异的木料在黄师傅手中变成精巧实用的器具,但不变的,是黄师傅专注的神情、利落的动作,和对木工技艺的精进追求。


午后斜阳漫过工作坊,照亮满桌传统工具。明日朝阳升起时,这里又将飘起新木的清香——那是匠心不老的证明。

记者:张永昌

通讯员:胡梦轩、曹嘉敏、秦一波(横沙乡基层新闻官)

编辑:李琳

责编:朱竞华、李琳


给我点赞和推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