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下午,一场《人工智能时代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培训活动,在昆明市西山区福海杨家中心学校举行。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到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研究院主任研究员、编审,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王永春担任主讲。杨家中心学校全体数学教师积极参加此次活动。与此同时,西山区18所学校150余名数学老师也齐聚一堂。
王永春从3个关键方面阐述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远影响:一是丰富课程资源,为教学提供更广阔的内容和形式;二是助力个性化学习,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三是作为智能教学辅助工具,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王永春的讲解让老师们深刻认识到,人工智能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与我们的教育实践紧密相连。这也对老师们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王永春认为,数学的眼光主要体现在抽象思维和几何直观能力上;数学的思维核心是推理,而人工智能的本质也是推理,通过运算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数学的语言则是建立模型。王永春将新课标中的“三会”理念与实际教学紧密结合,为老师们提供了指导和启发,帮助大家更好地将这些理念落实到日常教学中。
王永春表示,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的思维能力发展更为关键。他重点介绍了数学中的推理思想方法,并结合自己编写的《小学数学教材一本通》中的生动案例,强调知识应回归本源。王永春认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将打破传统的课时限定和内容界限。在新课标实施后,老师们需要转变观念,积极培养孩子的独立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活动最后,西山区福海杨家中心学校校长巫裴分享了他对本次活动的深刻感悟。巫裴鼓励老师们将今天学到的知识和理念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继续传承数学人的精神和情谊,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数学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