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台州市气象局、椒江区气象台牵头制定的地方标准《船舶修造气象风险等级划分及应对》(DB 3310/T 123—2025)正式实施。
该标准是全国首个针对船舶修造行业气象风险管理的技术规范,旨在通过科学划分气象风险等级并明确应对措施,助力企业实现从“被动救灾”到“主动治灾”的转变,为台州“中国船舶修造基地”的安全生产提供精细化气象保障。
台州作为全球中小型船舶建造的重要基地,常年面临台风、暴雨、雷电等气象灾害威胁,船舶修造企业长期依赖经验应对天气变化,缺乏统一的风险量化标准。此次发布的地方标准以《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政策为依据,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对“满足地方特殊需求”的要求,将为全国同类地区提供借鉴。
标准结合台州沿海气象灾害区域性特征和船舶修造行业实际需求,首次对涂装、焊接、吊装、高处作业、船舶下水及试航等六大关键作业环节的气象风险等级进行了系统划分,并配套具体应对措施。
同时,采用“两级最小值法”判定风险等级,将气象影响因子(如风力、降水、能见度等)划分为Ⅰ级(高风险)、Ⅱ级(中风险)、Ⅲ级(低风险)。聚焦船舶对天气高敏感的几个工序,构建了船舶制造全流程气象风险体系。将涂装(湿度)、焊接(风速)、试航(能见度)等6大工序和5类气象要素动态关联,建立红黄蓝的阈值,量化停工决策临界点。
据悉,该标准的出台标志着台州船舶修造行业气象风险管理迈入标准化、科学化阶段,并通过“一地一策”精准适配台州多发的复合型气象灾害,解决了国家标准在区域特异性覆盖上的不足。
编辑:符薇薇
一审:张婷
二审:泮永翔
三审:黄元杰
来源:椒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