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报销了大部分费用,让我们切实感受到医保政策的惠民利民。”2025年3月,一名出生10分钟、体重仅1310g的早产儿,被送到银川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NICU进行抢救治疗。期间因吞咽功能弱、无法正常进食等问题,接受了涉及静脉注射、静脉切开置管术等8项治疗,这些项目均被纳入宁夏六岁(含)以下儿童加收项目医保支付范围。“比如原本426.4元的费用,经医保按甲类报销约319.8元后,我们自费仅106.6元。”该患儿家长举例说。
这只是宁夏儿童医疗保障政策惠及的众多事例之一。为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负担,推动儿科学科发展,2023年7月24日,自治区医保局印发《关于六岁(含)以下儿童加收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等101项六岁及以下儿童加收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据介绍,六岁(含)以下儿童加收项目,指的是针对六岁及以下儿童在接受特定医疗服务项目时,对因儿童生理特点等因素导致医疗资源消耗更多、操作难度更大的情况,在原本医疗服务项目收费基础上适当加收费用,且这部分加收费用能按照医保政策规定,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按一定比例进行报销支付。
为确保政策出台更加贴近群众所需,自治区医保局在前期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通过项目梳理、专家论证和基金测算,严格按照医保三项目录工作程序,经三项目录调整机制会议、局长办公会对101个儿童加收项目及其子项进行审议,最终确定全部纳入支付范围,并迅速在全区医保信息系统中开通支付功能,确保政策精准落地,让符合条件的就医儿童能够及时享受报销待遇。
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医保办主任丁妍告诉记者,政策实施后,不仅在经济层面减轻了患者负担,也为医院的医疗服务提升和儿科学科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一方面,医院在儿童医疗服务的精细化程度上不断提升。由于加收项目多涉及针对儿童生理特点的特殊诊疗操作,医护人员在执行过程中更加注重细节,比如在进行儿童纤维支气管镜时,该操作使用的器械管径仅2.8至4.0mm,约为成人器械的一半,操作难度显著增加。加之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在检查过程中容易哭闹、难以配合,需要医务人员以更精湛的医术和极大的耐心来完成操作。另一方面,通过价格机制合理反映儿科诊疗的实际成本,充分彰显儿科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不仅有助于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儿科人才短缺的现状。
记者从自治区医保局了解到,自2023年8月1日《通知》实施以来,已有9.7万人次6岁及以下儿童享受政策,共发生加收医疗费用233.9万元,其中医保报销 143.5 万元,实实在在地为患儿家庭“减负”。
今后,宁夏各级医疗保障部门、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将加强对医疗费用的全程跟踪和监控,在确保群众充分受益的基础上,保障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安全,让这项惠民政策能够持续、稳定地发挥作用,为更多儿童及其家庭带来希望与温暖。
相关政策链接:
(蔡睿晓/文)
内容来源:华兴时报
技术编辑:曾杰
责任编辑:于芸霞
审核:马学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