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你想要好运气吗?

好运,谁不想要呢。

但,怎么才能有好运?烧香拜佛,还是转发锦鲤?

不不不。好运,其实是你可以刻意训练,吸引来的东西。

前段时间,李筱懿老师来到了我们刘润读书会直播间。早些年开始关注公众号的朋友,一定听说过她。她的公众号“灵魂有香气的女子”,陪伴了许多女孩成长。

记者、作家、创业者,这三重身份,让筱懿老师积累了对形形色色人群的近距离观察。有最富有的金融家,有20出头财务自由的互联网精英,也有收入普通的家政阿姨。

听完她的分享,我有个强烈的感受,想斗胆分享给你:

所谓“好运”,靠的不是那些玄而又玄的东西,而是可以被准备和修炼出来的。

那具体要准备什么?怎么修炼呢?

见过许多境遇和选择,也经历过各种体制的工作和起落。我想,筱懿老师沉淀的许多思考,或许也能给你一些参考。

我试着把它们串起来,整理成了10条关于“好运”的洞察。

今天,希望能用一杯咖啡的时间,和你轻松聊聊。




“不把成绩说出来,谁知道咱干了啥呢?”


“筱懿你好像写篇稿子特别轻松,要不帮我写一个呗?”

李筱懿老师说,在以前,她常常收到这样类似的朋友请求。

外人只看到筱懿老师日更的大V级别公众号、创业十年写了9本书。写东西,这不顺手的事?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有十年时间,她每天坚持4点45分起床,写2500字。一年下来,就是92万字。然后每年再从中挑出10到12万字,才成稿成书。

听完这一串,你是什么感觉?写稿子,真是一点儿也不轻松啊。

只有当价值被量化,才会变得具体。

所以,筱懿老师说,你花了大力气得来的成绩,得说出来。不然,谁知道咱干了啥。

平时养成记录工作成果的习惯。甚至,还要建立“家庭日志”。

这样做,就把自己无形的努力,转化为看得见的证据了。

让自己的价值被看见,是吸引好运的第一步准备。

但这还不够。

你还要让自己的价值,不被无谓地消耗。



“这世界上95%的人,你都得罪得起。”


一个关系不远不近的人,突然找你说:“老铁,你是这方面的专家,帮我弄个方案呗,很快的。”

或者,“周末你车闲着也是闲着,借我开两天?”

心里一百个不乐意。血压突突上升。可话到嘴边,还是变成了:“呃,行吧。”

可是。他都能提出让你为难的话,你为什么不能拒绝呢?

一味退让,换不来尊重。只会让边界越来越模糊。

当然,守护边界,需要勇气。

不妨参考筱懿老师的做法,在关系和工作中,根据第一目标来做决策。

比如你去医院第一重要的事情,是把病看好。

那当你去挂医生的号,有个医生号特别难挂,但是他是这领域难得的专家。那么,你还是会选择排长队。

又比如,有客户贡献了你业务25%的营业额。但他很难打交道。要不要跟他搞好关系?

你就需要想想,有没有其他客户能分担掉你这25%的营业额。如果有,你又实在跟他相处不来。那就算了,不处了。

然后,拒绝除了第一目标以外的事情。

“这世界上95%的人,你都得罪得起......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是一次又一次的交锋树立的。”

所以,不用害怕拒绝。直截了当给出理由。

有这样一套判断体系,你就能守住自己的时间和能量,才能守住好运。



“要有非常强烈的配得感”


可有时,阻碍我们的不是外在的人和事,反而是内心状态。

比如,当一个很好的机会出现时,你内心的第一反应是“太好了,我试试”,还是“这么好的事,能轮到我吗?”

如果是后者,那么,这或许是“不配得感”在作怪。

当别人真心赞美你,你习惯性自我否定。当你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你觉得受之有愧。

而这种不配得感,往往是一个人无法富裕的源头。

当你真心相信自己“配得”时,你会更敢于争取、更坦然接受, 也更能抓住并享受那些属于你的“好运”。

反之,“不配得感”则会像一个无形的屏障,把你和好的事物隔离开。

所以,首先要相信自己,就是配得的。

当你对外对内,都能保持笃定,好运,才会滚滚而来。



“财富偏爱有系统性思维的人”


但是好运,并不是简单的“暴富”。

22年前,筱懿老师在报社做财经记者,采访过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15-20年后,仍保持或超越当年财富水平的,大约只有30%。

她说,“发财”和“富有”,其实是两件事。

发财是一个瞬间。这种“暴富”的瞬间,往往埋着“暴雷”的风险。

成功了,但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成功。当成功不可持续,好运,也不会一直永存。

而富有,是一个状态。是一种可持续的、穿越周期的慢慢变富的状态。

筱懿老师在书中写到,第一,需要有自知之明。第二,要你有敬畏之心。

每个人的金钱观和优势都不一样。

比如筱懿老师本人,属于“保险型思维”。她特别认同巴菲特老爷子的一个观点,投资首先是“不亏钱”。

他们追求的不是单次暴击,而是复利的力量。

但也有朋友,是“彩票型思维”。他们风险承受能力很强,能很好地和不确定为伍,相信生活中有一部分的幸运。

但是唯一不能成为的,是“赌徒型思维”。比如别人告诉你,有一个“内幕消息”,听了就能赚大钱。请坐火箭跑。

财富的好运,总是偏爱有系统性思维的人。

自知之明,是你了解自己的金钱观,明确自己的优势。

而敬畏之心,则是对外部环境和客观规律的掌握和臣服。

筱懿老师提到一个点:不要和“反向浪”作斗争。



“不要与反向浪作斗争”


李筱懿老师分享了一个比喻:海龟哲学”。

这是源自约翰·史崔勒基在《世界尽头的咖啡馆》中说的一段话:

“海龟游泳看起来慢悠悠,很多人拼尽全力却跟不上它,为什么? 因为人游泳很拼命,但海龟不这样。 只有‘正向浪’来的时候,海龟才拼命游,乘着海浪前进; 如果来的是‘反向浪’,海龟只让自己浮起来划水,保持原地不动,不在反向浪上消耗体力。”

这是一种顺应周期、保存实力的生存智慧。

很多时候,我们感到的“运气差”,可能只是暂时处在环境或自身状态的“逆流期”。

一味地对抗,不仅消耗巨大,还可能错过真正需要发力的时机。

所以,在和人协作、争取资源时,得紧密关注宏观政策、行业变动等等浪潮涌动的方向。

适应,然后顺应。



“远离那些消耗我们能量的人”


是的。你可以通过量化、记录、重新定义价值来开始。是的。你可以通过对外拒绝,对内配得来守护。

以及,要有自知之明,也要有敬畏之心。

但是,能把这一系列都发动起来的大前提,是你可以管理好自己,才能去思考和构建。

管理自己,到底应该管理什么?

筱懿老师认为,高阶的管理,不是时间管理,是“能量管理”。

时间对谁都一样,一天24小时。但你的“能量”水平不一样。它像电池,是可以耗能,也可以充能的。

有些人、有些环境、有些信息,就像是“能量吸血鬼”,会在不知不觉中耗尽你的电量。

所以,你需要变得敏锐。

学会识别哪些互动让你感觉被滋养、被启发、感到愉悦,哪些让你感觉被消耗、被否定、感到焦虑。想不明白,就拿一张纸,写下来。

然后,像保护你的核心资产一样,有意识地“远离消耗源,靠近滋养源”。



“人一辈子千万不要在短板上努力。”


好。现在你保护住了能量。可我们该把这宝贵的能量,投入到哪里最有效呢?

你可能听说过“木桶理论”:

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板。

于是,从小到大,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补短板”,希望自己变得更全面。最好,没有弱点。

可这个观点,或许已经过时了。

筱懿老师认为,“人一辈子,千万不要在短板上努力。”

互联网时代,讲究高度分工协作。当个体价值可以被无限放大的时候,同样精力放在长板上,收获是指数级别的差距。

筱懿老师拿自己来举了例子。从小,哪怕无比努力地学过数学,甚至会背答案,但是数学依然是自己的短板。满分150分,数学44分。

可她从小作文顺风顺水。小学一年级开始写,虽然自己觉得不咋样,也没花多少劲儿,但她的作文,总是能当范文。

所以,对她而言,写作是长板。持续投入,最终,成就了事业。

外人看来是好运,但只有自己知道,这是有准备、有策略后,必然的收获。



“高攀不起的人,不是你的贵人”


还有一种人人艳羡的好运,是“一路有贵人提携”。

那,怎么才能让人生路上,多一些贵人呢?有的贵人是位高权重者,又该怎么跟他们打交道呢?

筱懿老师说,要靠近“权力先生”。

这并非让人变得势利。靠近他们,看他们的过人之处,学习他们的做事体系。贵人,往往也更喜欢和自己像的人。

其次,向上管理的本质,是价值交换。

多去想“我能为别人提供什么”。客观坦率展现自己有的价值,去交换自己所没有的。

那,如果只剩下年轻,怎么办?年轻本身,就是价值。

第一,有活力。第二,会成长。

一些年长的贵人,就希望身边能多一些年轻人,感受他们的活力。而在他们给予帮助之后,年轻人的成长,也会让他们很开心。

贵人,也是需要反馈的。记得和节假日错峰,和贵人发发短信,汇报你的进步。

很多人觉得向上管理很难,要么小心翼翼、唯唯诺诺,要么沟通不畅、效果不佳。筱懿老师给出了一个非常实用的建议:关键在于,明确你的管理目标。换句话说,你到底想要让他们给你干啥?

听起来很直接?但非常有效。

管理上司也一样。你这次沟通的目标是寻求指导?争取资源?还是汇报进展以获得认可?

敢于谈价值,明确自己的诉求,是高价值互动的基础。

目标越单一、越清晰、越具体,你的沟通和行动就越有方向,也越容易达成期望的结果。

但要记住。真正的贵人,绝对不是你高攀不起的人。

筱懿老师说,她的一位贵人,是家里一位陪伴了她16年的保姆。正因为有这位保姆阿姨照顾好大后方,筱懿老师才能够直播、出差,好好工作。

甚至,一些贵人来自很多跟你有弱关系的人。比如一个多年不打交道的朋友,告诉了你一个行业的资讯,瞬间给你启发。

而这一切行动能有效的前提,是你有一个好的“底子”。



“身弱不担财”


筱懿老师特别强调,“身弱不担财”,是她多年观察和亲身经历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

她提到,当年有投资人在考察她时,除了看项目本身,还夸了她,因为“看起来身体不错”。

为什么身体健康很重要?

因为无论是创业还是承担重要职责,都需要巨大的精力和体力投入,还需要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去应对压力和不确定性。

如果你身体底子薄,或者长期处于亚健康、精力不济的状态,那么即使“好运”真的来了,给你一个很好的机会或者一大笔财富,你也可能“担不住”。

要么身体先垮掉,要么心理先崩溃,最终反而可能得不偿失。

财富和成功,是需要“载体”去承载的。

这或许,是最根本的“日常准备”,是一切好运能够持续的基石。



“不要让你的思维,拉低你的命格”


呼。让我喝口水。感谢你阅读到这里。

你看,所谓的“好运”,是不是真的没那么神秘?

定义价值,量化价值,是收获好运的能力。

表达边界,管理能量,是守护好运的准备。

系统思维,修炼长板,是延续好运的策略。

好运,更是守住身心健康这个大本营的远见。

这些,都不是靠转发一条“锦鲤”就能带来的。它们更像是一场需要我们日复一日去练习、去精进的内功。

直播间里,筱懿老师笑得眉眼弯弯:“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满身才华?”

与其抱怨生活,埋怨运势,不如把思维转换一下,自己把运气修炼起来。

就像老师分享的那句话一样,不要让你的思维,拉低你的命格。”

当你把这些基础功课都做扎实了,我相信,那些我们曾经渴望的“好运”,一定会以一种更自然、更可持续的方式,悄然来到你的生命里。

感谢李筱懿老师的分享。

也欢迎留言讨论,你的“好运准备”,打算从哪一项开始呢?

祝你,运势亨通。

P.S.

哦,对了。

我有一个商业社群“刘润·进化岛”。每天,我都会在岛上更新“刘润日课”,分享我当天最新鲜热乎的商业收获。

如果,你也对这样的形式感兴趣。欢迎你加入,和我们一起学习。

更多信息,欢迎你点击下方图片进行了解。加入7天内,可以无理由退全款。

我在岛上,等你。


*文章为李筱懿独立观点,仅供参考。
观点/ 李筱懿主笔/ 木言声/ 歌平版面/ 黄静

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2589原创文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