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网络
游客订不到酒店,局长将4人直接带回家免费住。5月2日晚上,宜昌市民王女士一行四人自驾到了恩施宣恩,由于行程仓促,没有提前预订酒店沿街找房数小时无果后,王女士遂拨打宣恩县文旅局值班电话求助。此时,宣恩县所有酒店和民宿均已住满,文旅局也已接到多起求助电话。该局遂决定,动员干部和市民,将家里的空房间拿出来供游客住宿。(5月3日极目新闻)
王女士一行四人恐怕不会想到,她们“说走就走”的自驾游,虽然遇到“客满危机”,却能轻松化解。她们更加想不到的是,当天晚上就免费住进了文旅局长家。5月2日晚,还有30余位游客住进了市民家中。这场成功的“客厅救援”,照见了文旅最稀缺的竞争力:当酒店爆满时,人心的客房永远虚位以待。
这场“特殊接待”的密码,藏在基层治理的急智里。宣恩仙山贡水旅游区是湖北省唯一一个以县城为核心的4A级景区,5月1日至2日,仙山贡水旅游区接待游客23.97万人次,同比增长76.64%。大幅增长的游客数量考验着县城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5月3日,宣恩县在该县民族体育馆内设置了100个应急床位,为游客提供应急住宿。
县城的接待能力是有限的,虽然安排了应急床位,但依然供不应求,还有游客没地方住。面对游客的求助,如果无动于衷,束手无措,就辜负了他们的信任。为了接住这“泼天流量”,宣恩文旅部门除了开动脑筋,还打开心门,诚邀游客住进市民家。而且,文旅局长身体力行,邀请游客住进自己家。此举不仅解决了燃眉之急,而且赢得了好口碑。
近年来,各地采用灵活方式吸引游客,有的成功“火出圈”。但是,如何接住流量,又是一道新的考题。其中的“解题思路”值得深思。对比某些景区“坐地涨价”“游客睡大巴”的乱象,宣恩的解法带着泥土味的真诚。
宣恩文旅局长、职工、市民腾出的房间,拼出了一张“信任地图”。这种“非标住宿”的野蛮生长,恰好给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标准答案”。当淄博烧烤靠真诚逆袭、榕江村超凭热情出圈,中国文旅的胜负手早已从“资源比拼”“花式宣传”转向“人心较量”。
不过,在流量狂欢背后,仍有隐忧潜伏。市民隐私如何保障?安全责任如何划分?热情退潮后能否持续?这些问题像暗礁藏在善意河流下。如果“客厅开放”仅停留于个案,终会昙花一现。唯有建立保险护航、信用评估、补偿激励的机制,让善意生长出制度的根系,“偶然”才能变成“常态”。
这场救援更深层的启示,在于文旅竞争的终极战场不在景区A级牌匾上,而在人心褶皱处。当酒店床位数永远追不上假期人流,唯有信任能筑起永不客满的“心灵民宿”。民宿永远住不满,因为人心的客房从不打烊。(文/李蓬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