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鼓励当代青少年立志进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自身,由华东师大语文教育研究中心指导,新闻晨报和《中文自修》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新闻晨报杯”上海市中小学生实践活动作品征集顺利举行,各大奖项均已公布。
绘画组一等奖
绘画组点评嘉宾:
作品:《背着书包看苏河》
作者:郭嘉(上海市普陀区新普陀小学西校)
点评:蜿蜒苏州河,串起一个个工业与文化地标,也串起了城市的过往与将来——小作者用善于凝练特征的画笔带我们走进这场色彩明净的探索之旅。
作品:《外滩钟影 数字绮梦》
作者:江亦辰(上海市普陀区武宁路小学)
点评:外滩钟楼的形象带来对“时间”的遐想,让少年对未来的思考更显沉稳和悠长。画面的写意部分也有意境,很耐看。
作品:《海底核污染清洗机》
作者:陆致涵(上海市闵行区田园外语实验小学)
点评:梦想中的“海底污染清洗机”将黑沉沉的海水重新变得蔚蓝,小作者的创作带着可贵的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富于童趣的机器造型也颇有治愈感。
作品:《童心绘祖国》
作者:沈芸溪(上海市普陀区回民小学)
点评:画面中,“方向感”的处理可圈可点,让或庄严雄伟、或生机勃勃的诸多元素显得协调而并不繁冗,逐梦的自豪和欢悦跃然纸上。
作品:《科技创造生活》
作者:宋芊韵(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
点评:穿着航天服,却臂挽购物袋、手握咖啡杯,“反差萌”里透出将高冷科技拉入身边日常的趣味。对建筑和交通工具的变形处理也很可爱。
作品:《筑梦未来》
作者:王佑宁(上海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
点评:高楼与高科技设备上天入地,但郁郁葱葱的草木仍然占据大部分画面空间。稚拙的画风传递了对科技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期望。
作品:《星际梦幻》
作者:夏沫(上海市嘉定区江桥小学)
点评:建筑物和机械设备的方正线条,被蝴蝶、花树的灵动打破,冷暖色的穿插亦包含对比和隐喻,透露出小作者对未来世界的思考和期许。
作品:《奇妙的世界》
作者:许恩睿(上海市普陀区新普陀小学西校)
点评:一只巨大的机械手成为神来之笔,为浪漫的宇宙之旅加入了不可测的未知力量,让作品顿生情节感及想象空间。
作品:《我眼中的海派文化》
作者:张芯澄(上海市普陀区武宁路小学)
点评:作品画风细腻,传统与现代元素交叠出海派风情,光感的处理尤其娴熟,让画面富有感染力。
作品:《太外公的记忆奇旅》
作者:张译心(上海市徐汇区建襄小学)
点评:病床上的长辈通过脑机接口装备与孩子们对话,说出爱的同时,一幕幕美好的往事在头脑中播放……这幅画充满源自生活的想象力,更充满了宝贵的人文关怀。
书法组一等奖
作者:岑萌萌(上海市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
点评:主题鲜明,章法独特,用笔劲挺,线条流畅,结构疏密变化恰当。
作者:高莘博(上海市嘉定区第一中学附属小学)
点评:用笔提按清楚,结构伸缩挪让恰当。整幅作品用笔、结字、章法堪称完美。
作者:胡乐之(上海市普陀区武宁路小学)
点评:浑厚、宽博、圆润的用笔,严谨的结体安排,使这幅作品熠熠生辉。
作者:兰翊辰(上海市嘉定区武宁路实验小学)
点评:用笔圆润净爽,结构疏密变化稚拙,较好地体现出了一种自然率真的书写美感。
作者:林弘毅(上海市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
点评:用魏碑风格写出了书法的开合劲挺潇洒之态,用笔偶带有隶意更显古意、生动,不失为一幅佳作!
作者:任钰琳(上海杨浦双语学校)
点评:铅笔作品写得如此精美、严谨,堪称完美!任何的溢美之辞都可以给予这位可爱的作者,棒极了!
作者:王韵之(上海市普陀区武宁路小学)
点评:小学生学写草书实乃不易,该幅作品草法准确,用笔流畅干净,一气呵成,不足之处在于用笔稍显干涩,水墨不够。
作者:张馨玥(上海市行知中学附属宝山实验学校)
点评:宏篇大制足见用功之深,用硬笔写出了软笔的点画韵致,功力深厚。结构装配精到,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硬笔佳作!
作者:赵思淇(上海市普陀区新普陀小学东校)
点评:用笔天真稚拙,能体现出书写的率真、自然、朴拙,有汉碑的古情意趣,是幅好作品!
作者:周诺辰(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
点评:该幅作品有欧楷神韵,用笔干净、劲挺,结构严谨,章法落款均佳!
(按作者姓氏拼音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