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一对新人走在冀州老街。他们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风俗举办婚礼,引来众多游客围观祝福。本报记者 邢云摄

“叮铃铃——”阳光洒在冀州老街上,一辆二八大杠自行车缓缓驶过,车铃声清脆悦耳,仿佛唤醒了尘封的岁月。

经过两年多的保护性修缮与业态焕新,5月1日,位于衡水市冀州区的冀州老街正式开街。这条沉睡多年的老街,以“重逢‘冀’忆里,再续旧时光”为主题,再次焕发新的生机。

冀州老街,当地人更习惯叫它兴业街。这条600多米长的街道,曾是城区最繁华的所在。当地志书记载,民国时期,这条街道深邃宽敞,商铺林立,四方商贾云集。

如今,那些青砖黛瓦的老建筑大多毁于洪水,现存的多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房子。2022年,这里被评为河北省历史文化街区。

走进老街,时光仿佛在这里打了个盹。东入口牌坊,方柱青砖贴面,完美还原旧时的建筑风貌。

修缮是底色,业态才是灵魂。老街里,一家家特色店铺让人应接不暇。在向阳照相馆,老式木质柜台搭配上泛黄的老照片,瞬间把人拉回那个充满仪式感的胶片摄影年代。游客们有的穿上中山装,有的穿上布拉吉连衣裙,用相机留下怀旧影像。食堂门口飘来阵阵饭香,长条木桌上摆着粗瓷大碗,窝窝头冒着热气。

小燕子剪纸店门口排起了长队。老师手指翻飞,红纸在她手中很快变成了一只展翅的凤凰。围观的孩子瞪大眼睛,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迫不及待地要试试。“慢点儿剪,对,就这样转手腕……”老师耐心地指导着,碎纸屑像红蝴蝶般纷纷落下。

玉萱琴行里飘出《茉莉花》的旋律。一个小女孩正在学古筝。不远处的泥塑馆里,几个大学生正对着泥巴较劲。此外,还有绸缎铺、大众理发店、点心铺、首饰楼等特色店铺,共同呈现老街当年的繁华景象。

午后,新华书店里安静得出奇。阳光透过窗户,在书架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一位白发老人戴着老花镜,正小心翼翼地翻看书籍,书页发出轻微的脆响。

“以前下雨时,积水能漫过门槛。”老街坊王大爷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说,“现在好了,路平了,灯亮了,人气也旺了。”

冀州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我们要让老街可逛可玩可回味。”衡水市冀州区冀鼎文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刘东平表示,他们将依托直隶六师(旧址)等文化地标,策划红色研学、古风市集等活动,在老街打造全时段活力消费场景。(记者邢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