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5月4日电 (记者李博)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在新时代科技强国建设中,北京共青团以青年突击队和青年创新工作站为“双引擎”,深化“青”字号品牌建设,目前全市已培育科技创新领域青年突击队300余支,建成市级及区级创新工作站近200个,聚焦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关键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申请专利超千件,不断推动实验室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
“一队”攻坚:青年突击队锻造科创硬核
1954年,全国首支青年突击队诞生。七十多年来,北京共青团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领青年突击队锚定国家战略需求攻坚克难,为科技强国注入青春动能。
北京建工吴方青年突击队开展智能模板无人工厂技术攻坚。
智能建造方面,北京建工集团吴方青年突击队首创“智能模板无人工厂”,机械臂协同作业使建材损耗率从20%降至5%,杜绝15种安全隐患,在全国行业内数十个项目落地,8项发明专利重构建造标准;轨道交通方面,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京沪高速维管公司青年突击队研发“星空”AI系统将高铁供电检测效率提升20倍,护航70余条线路安全……从高端装备到能源安全,从量子计算到生命科学,他们以实验室的“星辰大海”浇筑科技强国基石。
“一站”融创:青年创新工作站孵化产业新能
北京市青年创新工作站自创建以来,以产学研协同创新为纽带,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活力。经过10余年深耕探索,创新工作站已发展为集“孵化器、示范标杆、辐射源”于一体的青年科创生态体系,成为新时代青年科技人才建功立业的核心载体。
国网北京电力卓越电缆青年创新工作站成员开展隧道感知技术调试。
首钢集团科技先锋青年创新工作站以技术突破与模式革新赋能产业升级,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国内首个3.5万吨/天低温多效海水淡化工程实现应用,节省材料成本近千万元,工业遗存涂装技术克服锈蚀老化难题,为传统产业转型提供绿色方案;北汽集团研究总院研发科技青年创新工作站聚焦“青年科技创新”与“人工智能机器人研究”两大战略方向,汇聚400余名青年人才,孵化160+创新课题、101项技术立项,成果覆盖大语言模型、智能驾驶算法、人机交互等前沿领域,申报专利超20项,提升用户体验与生产效能……这些青年创新工作站在新能源、高端装备等领域打造多个标杆案例,加速产业智能化与绿色化转型。
北京共青团以“一队一站”为创新引擎,深化“青”字号品牌建设,通过“突击队打头阵破题,工作站固根基续航”双轮驱动,既保持了青年创新活动的优势,又形成了持续赋能的创新生态,为新时代团员青年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北京方案”。
未来,北京共青团将继续当好桥梁纽带,不断完善“一队一站”工作模式,立足首都功能定位,整合更多资源,为青年投身科技创新事业创造更好条件,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