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青年朋友们:

大家好!在这充满希望与活力的五四青年节,能与你们交流,我满心欢喜。我常被问:“张老师,您17岁就扎根云南边疆,这四十多年,又苦又累,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其实,支撑我的,是心中那团炽热的光,是为改变山里孩子命运的坚定信念。



2008年,我攥着一百个女孩的入学名册,站在还不成样子的华坪女高教学楼前。那时,学校没围墙、宿舍、食堂,甚至厕所都没有,可姑娘们眼中闪烁的光,让我坚信,有些东西坚不可摧,比如山里女娃的志气。



我常思考,希望究竟是什么?对于我的学生,希望是同龄人酣睡时,她们在校园里响起的朗朗书声;是她们在校园各处为梦想不停奔跑的身影;是她们为梦想争分夺秒、攻克难题,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坚毅。



多年过去,那些曾经的女孩已在各自人生道路上发光发热。有的穿上军装保家卫国,有的成为警察守护一方平安,还有的成为医生、律师,用所学帮助他人。不少学生选择当老师,传承知识火种,教师节时,还会跟我分享:“张老师,您教的《红梅赞》,我也教给了我的学生。”她们说,要长成我期望的样子。但我知道,她们活出了最让自己骄傲、最争气的模样。看到她们,我看到了大山的希望,看到了祖国未来的无限可能。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这是华坪女高的校训,也是对你们的期许。青春的你们,就是这时代永不熄灭的火种,肩负向光而行的使命。希望你们能做穿透迷雾的光,为迷茫者指引方向;做跨越沟壑的桥,助力他人通向梦想彼岸;做开启希望的钥匙,为自己和他人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孩子们,前行路上,别只盯着脚下的泥泞,更要抬头挺胸,望向远方。既要留下坚实有力的开拓脚印,更要成为后来人的明亮路标。梦想并非遥不可及的星辰,而是你们每天晨跑时踏实的脚步,是在学习、生活里为目标拼搏的每一分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向前,终将抵达理想远方,书写属于你们这一代的动人篇章。



在这美好的青春时光里,愿你们心怀希望,无惧挑战,勇敢追逐心中的光。因为你们,就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谢谢大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