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农历四月初八日,立夏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七个节气,夏天的第一个节气。立夏的到来标志着春天的结束,夏天的开始,立夏又称“立夏节”,人们习惯上就把立夏当作温度明显升高,雷雨天气增多的节气,也象征着农作物进入一个快速生长的阶段,温度升高,雨水充沛。明天农历四月初八,别忘“吃三样,做一事”习俗,平安健康过夏天!
一、吃三样
1、吃乌米饭
江南地区,立夏这天有吃乌米饭的传统习俗。这种米饭乌黑油亮,清香可口,是由糯米浸入乌树叶内数小时烧煮而成。这一习俗源于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孙膑的传说。孙膑在立夏这天吃乌米饭是为了报答当初救他性命的老狱卒,后来人们也学着孙膑吃乌米饭,渐渐形成了立夏节气的民间习俗。这一习俗不仅是对孙膑的纪念和感恩,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食材:糯米、乌饭叶、水
做法:1、将乌饭叶子用清水洗干净,将乌饭叶子剁碎,用水浸泡二十分钟,过滤出乌饭叶汁水。2、将糯米放入乌饭叶汁中浸泡18个小时,浸泡成灰蓝色即可清洗。3、把泡好的的糯米放入电饭煲,水量与米齐平,想软烂点可以放多点水,如果把浸泡的汁水和糯米一起煮,颜色更加黑亮,更加清香。4、清香扑鼻、黑色油亮的乌米饭,看上去是不是很诱人。
2、立夏蛋
立夏这一天,吃蛋成为了许多地方的习俗。民间有句谚语说:“立夏吃个蛋,力气大一万。”虽然这种效果是否真实,我们不得而知,这一习俗却流传已久,深入人心。立夏蛋通常是用茶叶末或核桃壳煮制而成,蛋壳变红,满屋飘香。人们相信,在立夏这一天吃蛋,可以为自己带来力量与好运,不仅是对身体健康的祈愿,也体现了人们对夏季劳作充满希望的期待。
食材:鸡蛋、核桃壳、分心木、陈皮、生抽、盐
做法:1、核桃壳和分心木以及陈皮洗干净,放入水中浸泡半小时,然后大火煮开,转小火煮一小时。2、放凉后放入鸡蛋,倒入酱油和盐,煮6-7分钟。3、取出鸡蛋,将壳敲碎。4、放回锅中,继续煮10分钟,关火
将鸡蛋浸泡一晚,第二天加热后即可食用。
3、立夏面
立夏吃面的传统习俗源于晋代。传说立夏吃面这一传统食俗与祖先从北方迁徙至南方的历史有关,为了纪念北方麦收的喜庆,也寄托对来年丰收和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立夏食用面条会带来好运的寓意。立夏节气,天气逐渐炎热,凉面就特别受欢迎,吃起来凉爽,做法特别简单,开火五分钟就可以做成,配上一碗喷香的料汁,吃起来口味特别好吃。
材料:面粉,黄瓜半根,鸡蛋2个,盐少许,芝麻酱2勺,醋1勺,生抽1勺,大蒜。
做法:面粉放到面条机中,加入水和少许盐,启动压出新鲜湿面条。锅里放入清水烧开,煮上面条,煮开浮起,用筷子打散,关火即可捞出,放入冷水中充分过凉。把鸡蛋打散成蛋液,倒入不粘锅,摊成蛋皮,把黄瓜切丝,蛋皮切丝,把芝麻酱2勺加入适量的水泄开,加入生抽,醋,蒜汁,盐调匀,成为凉面的料汁,蒜汁就是大蒜杂碎加入少许水稀释而成。把凉面捞入盆中,加入黄瓜丝和蛋皮丝,倒入料汁即成。每人一盘超过瘾,鲜美喷香特好吃。
二、做一事:斗蛋
立夏蛋,满街甩,斗蛋是立夏节气的传统游戏。用白水带壳煮熟,蛋皮不能破损,经冷水浸过,装在用彩色丝线或绒线编成的网兜里,让孩子挂在脖子上,斗蛋时各自手持鸡蛋,尖者为头,圆处为尾,蛋头撞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斗破了壳认输,然后把蛋吃掉,最后留下的那个斗不破的鸡蛋被尊为“蛋王”。
看风花雪月,品人间美味!感谢阅读峰儿厨房的美食分享,喜欢我的文章,请给予点赞、分享、收藏、关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