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兵趣事二则
周茂
当年我在日喀则汽车独立二营服役时,遇到过很多有趣的事,今天我为大家分享两件。
一、三只轮胎停下了,还有一个在转
70年入伍河南兰考籍六班王班长执行运输任务后回到连队,和其学员遂宁75年入伍汤姓新战友一起保养车辆,在完成了清洗、紧定、润滑后,对制动性能进行调整。
还按常规,在对前桥进行安全固定后,小汤钻到底盘下,用两个千斤顶将车辆后桥顶得四轮悬空,然后小湯便手握两个扳手(一个大活动,一个12一14)钻到底盘下,先松开两个固定偏心轴的大螺帽,然后在六班长的指挥下,反复调整偏心轴和凸轮轴螺丝钉,使刹车蹄片与刹车鼓之间的间隙达到最佳,当把两侧的制动间隙调好并旋紧偏心轴大螺丝之后,便例行地对制动效果进行检查。
于是六班长坐上驾驶室启动车辆,将后桥悬空的车速提升到六十码后,一脚急刹踩了下去,感觉车辆还在震动,便问道:停住没有?小湯答道:三个滚滚停住了,还有一个在转,听到小湯的答复,六班长愣了一下便吼了起来“没有那么日怪,怎么会还有一个轮胎转?!”旁边有老兵听到此话,搭眼一看,小湯没说错,确实荒唐的现象出现了,固定在后桥上的四只轮胎三只停了,还有一只装在内侧的轮胎转了一会才停住了。
大家错愕之余,一检查才发现,原来那只后停下来的轮胎没有气了,在钢钵上的附着力太小了,在高速旋转之后,惯性让这只空壳轮胎又转了一会,才出现了前面所说的异常现象,这也说明他们两师徒对车辆的检查还不彻底。
现在,只好拆轮胎去补了。
二、一个黄油嘴,打了两枪黄油,还不见哪里冒油出来。
执行边防运输任务的车队回到连队,一老兵对学员吩咐道:把黄油彻彻底底的打一下,所有的黄油嘴都要打到冒油出来才行,另外,发动机上也有黄油嘴,找出来打一下哈。说完,便回去与老兵们打二十五去了。
那边打黄油的努力工作,这边打二十五的也激战酣畅淋漓,正打得上靠的时候,打黄油的学员来了,向师傅请示道:师傅,有个黄油嘴我打了两枪油了,也没有见哪里有油冒出来,还打不打?他师傅一愣,咋个会呢!于是便放下扑克牌,与弟子一路出去看,只见发动机左侧引擎盖揭起,新兵指着一个黄油嘴给师傅说,就这个黄油嘴。
老兵一看,又好气又好笑!那确实是个黄油嘴,只不过安错了地方,驾驶员战友们应该有人还记得老解放发动机电路中设有一个真空提前点火装置,用一根铜管连接在汽化器底坐和分电器上,当发动机达到一定转速,汽化器底坐中达到一定的真空度,便会通过铜管传递到分电器的装置上,使分电器提前一定的点火角度点火,以增強发动机的动力,但增强的动力有限,致使有些驾驶员在铜管断了以后,未再想法修复,而是简单的在汽化器底座安铜管的位置换上一个黄油嘴一堵了事,文中这位老兵就是这样做的!
而这位新兵也好巧不巧的找到了这个黄油嘴,打了一枪黄油进去,未见黄油冒出,又打一枪仍不见黄油冒出,方才感到有些不对劲,才想起去问老兵。
那么有人要问,那两黄油枪的黄油打到哪里去了呢?因汽化器底坐下便是可燃混合气的进气道,两枪黄油进去将进气道填得满满的了。
这下惨了,二十五也打不成了,只有去向修理工借工具拆进排气岐管,将黄油掏出来,清洗干净,再行安装上去。
为这事,两师徒被战友们笑了很久。
写到这里,有没有战友能帮忙解释一下,发动机上唯一一个黄油嘴在哪个位置上?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周茂:四川省简阳市人,1955年生,1972年11月入伍,在西藏军区后勤部独立汽车第二营服役,期间曾任该营一连二排副排长,于1981年3月退伍返乡,至今退休在家。
作者:周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