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关系最近又起波澜。中方刚刚表态可以考虑和美方重新坐下来谈,美国却在不到一天时间内,突然宣布取消中国小额包裹的关税豁免。
这波操作太明显了,就是不给面子。
关键是,这种做法,伤的不是别人,最先倒霉的,是美国自己人。 先说中方的态度,已经是够克制、够理性了。
人家明确说了,对美方释放的谈判信号,会认真评估。
这说明什么?说明中方并不拒绝沟通,但得看美方是不是有诚意。
中方没关上大门,也没逞口舌之快,就摆出一个姿态:想谈,拿出点诚意,别光说不练。 结果呢?
特朗普不但没表现出一点合作的意思,还把早就搁置的关税政策重新搬出来,用在中国头上。你说这不是打脸吗?
前脚说和平解决,后脚就来一个政策打压,而且只对中国取消小额豁免,别的国家还都能继续享受。这还需要解释吗?
明显就是冲着中国来的。 而且这不是第一次。
早在2月份,特朗普就想动这条政策,但当时美国海关系统根本没法消化,结果他自己又撤了回去。现在又重新签署命令,从5月2日开始执行,赶得也真够巧的,刚好赶在中方释放善意的窗口期。
说白了,这事根本不是什么系统改革,而是纯粹的政治操作。
他就是在搞极限施压,想用加码的方法逼中国让步。
但他搞错了对象,中国不是吃这一套的。 更关键的是,他这手操作也不是什么高招。
从短期看,确实是加了压力,但从长期看,结果就是两败俱伤,甚至美国更伤。你看看现在,美国本来还能靠小额豁免政策缓口气,现在自己把路堵死了。
零售商最先中招,他们的货基本靠中国供应。
一取消豁免,关税成本直接增加,这笔账最终得算到消费者头上。
这种时候还想让他们投你票,简直想多了。 美国消费者不傻,买个平价产品都要多花钱,还得替总统的贸易政策埋单。
最近美国各地游行示威也不是空穴来风,大家心里有数,现实摆在那。
再说,美国的经济数据也不是多好看。第一季度GDP下滑了0.3%,就业也开始疲软。
这时候还继续挥舞关税大棒,自己经济本就有问题,政策再给自己添堵,不是自找麻烦吗? 你看很多美国企业,其实根本不愿意脱钩,很多还跑去找特朗普"求情",希望放一放政策,等一等供货。
可惜,特朗普根本不听,还是一意孤行。
结果现在货架上供货吃紧,消费者买不到便宜货,小企业撑不住,大企业也得承担更高的运营成本。 讲到底,这场博弈里,真正被影响的是市场,是企业,是老百姓。
中方已经表现出愿意坐下谈的姿态了,但如果美方一边喊谈,一边下狠手,那只会让局势越来越紧张,根本达不到所谓的"逼中方妥协"的效果。
反而可能把中方彻底推向强硬立场。 中方早就讲清楚了,谈判不是不能谈,但必须是在平等基础上。
你一边压制,一边又想对方低头,不现实。
再说,现在已经不是十几年前,中国早就不是那个容易被拿捏的角色。
中国市场大、制造能力强、供应链稳,美国一旦脱钩受伤的只会更多。
特朗普这个操作看起来是"战略部署",实际上就是给自己挖坑。他或许能糊弄一部分选民,短期内制造点声势,但从大局看,这种做法只会让中美之间的信任更难建立,也会让美国企业更加焦虑、让美国民众更难生活。
如果他继续这样搞,不光是谈不成,连带的经济、民意都会出问题。
中国的态度其实已经很明确:愿意谈,但不怕打。你要耍花招,那就别怪人家不客气。
贸易战打了这么多年,谁更受伤,其实美国国内最清楚。
现在,特朗普又在社交平台上给自己打"预防针",暗示关税政策会带来冲击。这不就是提前找借口吗?
他也知道事情搞砸了,但嘴硬还在继续撑。
可撑多久呢?民意会回答他。
这一次,中方没被激怒,只是保持克制。
可要是美方一味地试探底线,真到了临界点,那可就是硬碰硬了。
想把对方当棋子来摆弄,最后可能连棋盘都保不住。 所以说,别看现在特朗普动作频频,长远来看,不仅赢不了中方,恐怕连自己的连任路都难走下去了。
因为这不是靠关税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靠智慧、合作和真正的诚意。没有这些,一切只会越来越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