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介绍第三次战役中涌现出的志愿军特等功臣。

张才树



这位用自己的身体排雷的英雄有一本专门介绍他的连环画,这里就不全发了。

身为39军116师346团4连3班扫雷组长的张才树,在第三次战役1950年12月31日突破美军临津江防线的战斗中,为了为战友们开辟出安全通道,他在排雷钩被地雷炸毁大半截的情况下,毅然用剩余的排雷钩引爆了身前的地雷,这导致他的手臂被炸断陷入昏厥。

张才树从昏厥中醒转时,眼见身后的部队已经发起进攻,于是他毅然滚入雷区用自己的身体排雷,随着隆隆雷声,一条安全通道被他开辟了出来。



以身体排雷的英勇行为导致张才树的一条腿也被炸断,全身负伤无数没有一块好肉!当时在前线野战医院救治他的医生断言已经无望,但令人欣慰的是,这般重伤的张才树在转送后方抢救后,竟然奇迹般地保住了性命!

张才树老英雄的幸存,是新中国医疗技术飞速提升的一个明证。

志愿军能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不仅仅是战士们勇猛,装备逐步升级,也有后勤保障大规模提升的一份功劳。

在战后志愿军总部给张才树记特等功一次。

这位张才树资料少得可怜,而且网上广为流传的都是他错误的名字张财书,甚至连央视都是用的张财书。有的资料又显示张才树是一等功臣,这个码字的无力鉴别真伪,不知哪位网友可有这方面的权威资料。

蔺佐岐、侯伯锁



第志愿军66军第196师586团奉命攻占位于三八线上的华岳山,华岳山由南朝鲜军第2师的一个营防守。第2师是南朝鲜军中不多的精锐部队之一,因此它在华岳山的防守做得还是非常到位的。华岳山主要的通道都被拉上了铁丝网,埋设了地雷,并修有明碉暗堡对所有上山的道路进行封锁。

面对严阵以待的南朝鲜军队,586团以4连2排的6班作为全团尖兵,于1951年12月31日夜向华岳山发起了进攻。6班在班长刘大福的率领下成功越过了第一道铁丝网,然而刘大福不幸在接近第二道铁丝网的时候踩响地雷牺牲。

6班副班长蔺佐岐随即接过了6班的指挥权,他带领6班战士破开了敌军设立的第二道铁丝网,冲上了敌人防守的华岳山。华岳山上遍布的暗堡是志愿军进攻最大的障碍,蔺佐岐仔细观察了这些暗堡,发现这些暗堡基本都是设在山体凸出的平台上。



于是蔺佐岐指挥6班的战士们冲到地堡下的射击死角,然后用刺刀在山体上挖出勉强可以落脚的‘天梯’。为了能够攀援而上,他们纷纷脱掉鞋子踩着冰冷刺骨的山石爬上去,用手榴弹给正在向外喷吐火舌的地堡一一点名,他们用这种方法一口气接连端掉了南朝鲜军队的11个地堡!

由于蔺佐岐带领的6班卓越表现,志愿军很快便占领了华岳山各处阵地,仅仅只剩下峰顶阵地的南朝鲜军队还在拼死抵抗。在华岳山巅末日临头的南朝鲜军,不愧是他们的精锐,他们临危不乱集中3挺机枪不断猛烈扫射,封锁了通向山顶的唯一道路。

随着正面进攻的道路被封死,这下轮到蔺佐岐的战友586团4连3班的战士们表演了。



3班副班长侯伯锁在仔细观察了地形后,率领战士朱丙功、李子玉绕到了敌人阵地后面的悬崖峭壁。他们脱去了鞋子,就这么直接蹬着冰冷的山石偷偷爬上了山顶,悄悄摸进了敌人的机枪阵地。

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华岳山恰好位于北纬38°线上,是南北朝鲜的分界地,因此侯伯锁等3班战士成为了最早一批跨过38线的志愿军军人。

侯伯锁他们用匕首将南朝鲜机枪手们统统抹了脖子,然后调转枪口猛烈扫射阵地内的南朝鲜军。没想到突然背后会射来子弹的南朝鲜军顿时大乱四散而逃,586团4连趁机一举攻占了华岳山顶峰阵地,成为了志愿军第一支打过三八线的部队!



蔺佐岐、侯伯锁两位英雄在其后坚守华岳山阵地,打败敌人反扑的作战中也一样表现优异。

战后志愿军总部给蔺佐岐、侯伯锁记特等功。

蔺佐岐不知为何并未出现在网上流传的特等功臣名录里,故而码字的在这里将他补上。

志愿军在第三次战役中涌现的特等功臣就是这几位,本系列就此结束。

觉得码字的文章还行,走过路过看过的朋友还请赞个粉个转个。

谢谢大家的支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