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第一位在奥运会乒乓球赛事上拿到冠军的国乒成员;
也是迄今为止,唯一集齐奥运会女单金银铜的运动员。
她就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与邓亚萍,打得难舍难分的陈静。
然而实力如此强悍的陈静,却在正值巅峰的22岁无奈从国乒队退役,远走中国台北。
事业上如此不顺的她,感情经历也是一波三折。
她与男乒教练肖战两人相互陪伴对方,走过超7年的时光;
马上就要谈婚论嫁的他们,最终还是有缘无分,各自成家。
当时的陈静到底经历了什么,竟会在正意气风发的年纪选择退役?
她和肖战又为何,在即将携手走余生的时候分开?
如今57岁的陈静回望曾经,会感到后悔吗?
自告奋勇,剑指冠军
“为什么不用年轻的队员?”
1988年汉城奥运会第一次将乒乓球,作为奥运项目;
国乒女队的教练为了求稳,派出的队员几乎都是焦志敏、李惠芬等老将。
可当时20岁的陈静看到名单后,并没有像其他队员直接接受;
而是抱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向教练组问出了为何不用年轻选手这个问题。
陈静在询问的同时,更是直言年轻选手不仅实力不逊老将,还更有冲劲。
陈静这次勇敢的毛遂自荐,也让她成功入选了征战汉城奥运会的名单中。
看到自己成功入选了,陈静训练得更加卖劲了,只因她的目标就是奥运女单的金牌。
而陈静的努力也没有白费,她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在决赛与李惠芬顺利会师。
就在她与奥运金牌只有一步之遥时,却发生了一件让她深感棘手的事情。
“小静啊,李惠芬打完这场球就退役了,让她体面落幕吧。”
在决赛开始前,女乒教练找到陈静称这可能是李惠利的最后一场球,话里话外都希望她能让让球。
陈静一下子就陷入了两难,一方面她心中对金牌的渴望都快溢出来了;
另一方面教练的话是得遵守的。
她在思考一会后,还是决定内心的想法,与李惠芬公平竞争这个金牌。
确定好目标的陈静,在赛场拼尽了全力,最终以3:2的成绩战胜李惠芬,成了创造历史的人。
或许是不想让队友难过,赛后的陈静并未大喊大叫;
而是冷静地擦去自己眼角的泪水,直言一切都在自己的控制中。
但当她站在领奖台的那一刻嘴角还是忍不住上扬了起来,与李惠芬、焦志敏的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紧接着在女双的比赛中,她与焦志敏相互配合,又将银牌收入了囊中。
初次征战奥运就拿下了一金一银的好成绩,陈静无疑是颗闪耀的新星。
只是这颗新星不知道的是,接下来的她将走上壮志难酬的道路。
不受重用,无奈离去
“这亚运会中,为何没有我的名字?”
1990年,陈静看着征战亚运会的名单,内心不由犯起了嘀咕。
20岁拿下奥运冠军的她,实力自然不必多言;
而且那时的她还处于运动员的黄金时期,正是到处征战获得荣誉的时候。
可1989年世乒赛、团体赛的出战名单中,都没有她的名字;
陈静感觉到很委屈,前去询问原因,结果得到的回复是年轻需要多沉淀。
为了能让自己的状态更上一层楼,她更加拼命地练习打球。
可不管她在队里比赛打得多出色,大赛名单中都没有她的身影,像是被边缘化一样。
在看到亚运会比赛名单中还没有自己后,陈静的内心萌生了退役的想法。
1990年,22岁的陈静在经过多次抉择后,最终选择了退役,前往中国台北一边读书一边打球。
可当时的台北乒乓球训练体系并不完善,从训练到战术制订几乎都得靠陈静自己一个人完成。
人生地不熟再加上从头开始的事业,让陈静感到压力倍增,甚至压力到了夜里止不住哭泣。
好在男友肖战的陪伴,给了她不少安慰。
陈静退役的时候,肖战正在南斯拉夫打球,两人简直就是相隔万里;
但肖战在得知陈静退役前往台北后,立马给其写信,鼓励陈静继续前进。
两人的感情就在这一来一回的书信中急速升温,1991年的他们确定了关系。
陈静和肖战
1993年,在肖战的鼓励下以及内心的指引,陈静再次重返了比赛现场。
当年的陈静仅仅复出三个月,就先后击败了高军等强敌,闯进了世乒赛女单决赛。
尽管最后的她以0:3的成绩败给了韩国选手玄静和,只拿到亚军,但她还是证明了自己不俗的实力。
好事成双,陈静在事业上打出名声后,她和肖战的感情也更近了一步。
“肖战,你愿不愿意去台北当陈静的教练?”
1994年中国台北乒协请求乒协派一名教练,和陈静一起备战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
当时的乒协主席也知道肖战和陈静的关系,便决定派肖战前去。
肖战在得知这个消息激动万分,他连忙答应了下来。
之后的肖战白天给陈静当教练,晚上就当居家好男人,给陈静洗衣做饭。
这段时间两人的感情快速升温,还产生了携手相伴余生的想法。
1995年他们还见了双方的父母,在赢得双方父母的支持后,他们还计划着结婚的相关事宜。
然而让众人没想到的是,他们的感情竟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之后,呈现出了断崖式下降。
在肖战的指导下,陈静的乒乓球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展现;
她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一路冲到了决赛,与“乒乓女皇”邓亚萍相见。
两人打得不分伯仲,甚至还有人称陈静能够再次夺得奥运奖牌。
但赛场变幻万分,邓亚萍凭借着更胜一筹的实力,拿下了冠军。
陈静拿到的虽是亚军,但她展现出来的实力,也让其成了国乒的“强敌”。
亚特兰大奥运会结束后,肖战也离开了台北,远赴卡塔尔执教;
再次分居的两人,也产生了不少的矛盾。
陈静想要在结婚后定居台北,继续征战奥运,而肖战的计划却是回大陆执教;
未来发展方向不同,再加上两地分居,两人的感情也淡了许多。
1997年的陈静与肖战这对有情人选择了和平分手,让人感到惋惜不已。
但陈静并没有沉浸在悲伤之中,而是立马投入到悉尼奥运会的训练中。
2000年,32岁的陈静第三次站在了奥运会的赛场上,以女单铜牌为自己的乒乓球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你以为陈静会就此沉寂吗?不,她用实际行动证明出色的人到哪里都很出色。
继续往前,热爱生活
2002年陈静在台北体育学院取得硕士学位后,并没有就此止步;
她在次年考入了华南师范大学攻读心理学,并成功拿下了心理学博士学位。
陈静喜欢活力满满的大学,她在2005年毕业时,选择留校当一名乒乓球老师。
虽然乒乓球是她的强项,但陈静知道自己会和把学生教会,其实是两码事。
她不仅经常向其他体育教师询问,如何在课上与学生搞好关系;
还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经常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学会打乒乓球的技巧。
陈静的这份努力也被学校的领导看在眼里,她用了十年时间从讲师走到了教授的位置。
在陈静打拼事业的这个过程中,她的真爱也随之降临了。
2006年陈静与广州的一名商人结了婚,还邀请了排管中心的主任徐利来当证婚人。
只是经历过人生大起大落的陈静,不愿意再将自己的感情公之于众了,她的丈夫身份至今都没有曝光。
可从陈静的形容中,不难发现她与丈夫的相处有多甜蜜。
陈静在2009年、2011年生下两个儿子,过了一段时间相夫教子的生活,她的内心又燃起了对事业的渴望。
2013年的陈静想要组建一个乒乓球俱乐部,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乒乓球人才。
但俱乐部前期组建必然要花不少的钱,陈静的名气也没有之前那么响,前来投资的人也是寥寥无几。
就在陈静为此苦恼不已之际,其丈夫眼神坚定地说想做就去做吧,我就是你最大的投资人。
在丈夫的帮助下,陈静的俱乐部很快就走上了正轨,她也完成从运动员到商人的转变。
但陈静内心对乒乓球的热爱,依旧没有减少;
2018年她再次拿起了球拍,与“韩国大魔王”玄静和来了场酣畅淋漓的对决。
可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陈静也将自己的重心移到了孩子的生活与教育上。
她一边在华南师范大学教学,一边花费时间陪伴孩子的成长。
陈静会和孩子一起画画,也会在节假日时带着儿子一起去旅游;
闲来无事的她也会教两个孩子打乒乓球,希望他们有一个强健的体魄。
这样岁月静好的生活陈静一过就是十几年,如今57岁的她脸上依旧浮现出幸福的笑容。
结语
经历过半生浮沉的陈静,对早年的事情也已看淡了。
如今的她认为专注于当下,过好自己的生活就是最重要的。
希望之后的陈静能够身体健康,生活更加幸福。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息来源于:【极目新闻】【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