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这座被《孤独星球》评为“全球最佳旅行地”的古城,是宋元时期的“东方第一大港”,至今保留着40余处国家级文保单位与地道古早味。本文小九为您梳理2025年最新攻略,带您在开元寺看东西塔千年对望,到西街骑楼吃秉正堂四果汤,在蟳埔村簪花围体验“头上花园”。从面线糊的鲜香到肉粽的浓郁,人均500元解锁泉州的历史厚重与市井烟火,文末附200字真实心得,教您用镜头捕捉红砖古厝里的时光密码。
一、历史古迹:触摸宋元中国的活化石
1. 开元寺:半城烟火半城仙
作为中国东南沿海最大的佛教寺院,开元寺的东西双塔(镇国塔、仁寿塔)是泉州的标志,2025年“数字开元”展厅开放,AR技术让宋代飞天乐伎“动”起来,讲述“此地古称佛国”的辉煌。推荐早8点入园,在“大雄宝殿”看24尊飞天乐伎斗拱,到“弘一法师纪念馆”读“悲欣交集”绝笔;登“甘露戒坛”时注意脚下的宋代莲花柱础,78朵莲花雕刻各异,是古人的美学密码。
门票:免费(需预约)
小贴:寺内“紫云屏”是网红拍照点,清晨光线斜照红墙,穿素色衣服拍背影,随手就是古风大片。
2. 清源山:海拔498米的道教秘境
因“山清水秀”得名,2025年“智慧导览”上线,扫码听老君岩的传说——高5.63米的宋代老君造像,是中国现存最大道教石雕,耳垂可坐小孩的细节暗藏“大耳垂福”的寓意。推荐徒步“千手岩”路线,途经36洞天,看“虎乳泉”的千年摩崖石刻;登顶“天湖”俯瞰泉州全景,红屋顶与东海交相辉映,下山后到山脚“老记面线糊”吃早餐,15元/碗的面线糊加醋肉、大肠,汤头鲜甜带酒香,是本地人开启一天的标配。
门票:70元,学生半价
3. 洛阳桥:千年古桥的造桥智慧
中国四大古桥之一,2025年“牡蛎护桥”体验开放,您可跟着工程师观察宋代“种蛎固基法”——牡蛎壳在桥墩上形成天然保护层。推荐清晨逛“桥南古街”,看渔民在滩涂挖花蛤,到“蔡襄祠”了解造桥历史;傍晚在桥头拍日落,余晖洒在14座船形桥墩上,海面波光粼粼,无人机航拍能捕捉到“长虹卧波”的壮丽。
门票:免费
二、市井烟火:西街的古早味与新潮流
1. 西街:半公里的舌尖江湖
全长1000米的西街,是泉州保留最完整的古街,2025年“小西埕”文创园开放,白墙上的“泉州,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成网红打卡点。推荐从“肃清门”出发:
秉正堂:18元/份的四果汤必尝,石花膏配西瓜、阿达子、薏米,加两勺蜂蜜,是西街百年糖水铺的解暑秘方;
亚佛肉粽:25元/个的鲍鱼干贝粽,糯米裹着三层肉、鲍鱼、干贝,浇上香菇酱,咬开咸香爆汁,老板会说:“咱这粽绳是用咸水草绑的,自带清香”;
裴巷古早味:5元/个的润饼菜,薄如纸的面皮裹胡萝卜丝、海苔、油条,是清明节令美食,本地人吃法:卷紧后咬着吃,避免漏馅。
2. 五店市:红砖古厝的活态博物馆
明清至民国的建筑群,2025年“非遗工坊”新增南音体验(30元/人),您可学唱《爱拼才会赢》的古曲版本;在“朝北大厝”看高甲戏脸谱绘制,300元/幅的手绘脸谱可定制名字。推荐傍晚逛“布政衙口”,看夕阳给红砖厝的“出砖入石”墙面镀上金边,到“蔡氏古民居”听讲解员讲“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的建筑美学。
门票:免费
3. 蟳埔村:簪花围的海上吉普赛
距市区20分钟车程的渔村,2025年“簪花围体验”升级,40元/套的簪花围用鲜茉莉花、含笑花簪满发髻,搭配蟳埔女的“丁香坠”银饰,赵丽颖同款造型随手拍都是《簪花围·海上花》电影感。推荐跟阿姨学“讨小海”(赶海),拎着小桶捡花蛤、挖蛏子(工具租赁10元/套);在“蟳埔食堂”吃“蟳埔蚝烙”(38元/份),鲜生蚝配红薯粉煎制,外脆里嫩,蘸鱼露吃更鲜。
三、滨海与人文:泉州的双面温柔
1. 府文庙:东南邹鲁的文脉传承
中国东南最大的孔庙,2025年“科举体验馆”开放,您可穿汉服参加“科举考试”(50元/人),体验八股文书写、朱砂点智;在“明伦堂”看泉州历代进士名录,感受“满街都是圣人”的文化底蕴。推荐每月初一参加“祭孔大典”(免费),看佾舞表演,36名舞者手持羽籥,重现古代礼仪,结束后到“府文美食街”吃“泉州肉燕”(15元/份),薄如纸的燕皮裹肉馅,配酸辣汤,是老泉州的早餐记忆。
门票:免费
2. 清净寺:宋元时期的海上丝路印记
中国现存最早的伊斯兰寺院,2025年“数字复原展”用3D技术重现1009年的礼拜堂原貌,您可通过屏幕触摸虚拟《古兰经》石碑,听阿訇讲解“奉天承运”的碑文含义。推荐重点看“望月台”的宋代花岗岩浮雕,600年风雨侵蚀后,阿拉伯文依然清晰;到“清净寺文创店”买“圣友寺”造型冰箱贴(15元/个),是海上丝路的独特纪念。
门票:3元
3. 梧林古村:侨乡建筑的万国博览
136栋百年侨厝中,2025年“侨批馆”开放,展出海外华侨的家书与银信,看“番客婶”如何用侨批维系家族;在“古村剧场”看木偶戏《钦差大臣》,30元/场的演出,木偶的眨眼、甩袖等36种指法让人惊叹。推荐登“德鑨宅”顶楼,看闽南红砖厝与哥特式洋楼并存的奇观,傍晚在“侨心公园”看日落,古村的烟火气与侨乡的故事,都藏在袅袅炊烟中。
四、舌尖上的泉州:古早味的味觉密码
1. 面线糊:凌晨4点的鲜甜江湖
“阿秋面线糊”的面线糊(12元/碗)坚持用筒骨汤熬制8小时,2025年新增“佛跳墙面线糊”(88元/碗),鲍鱼、鱼翅、花胶炖制的汤底配面线,是本地人宴请贵客的顶配。基础款建议加“醋肉”(8元/份)、“五香卷”(5元/条),醋肉外酥里嫩带醋酸,五香卷配蒜蓉酱,是面线糊的黄金搭档。
2、润饼菜:春天的薄饼哲学
“阿芳卤料”的润饼菜(10元/个)每天限量200个,薄饼皮裹着10余种配料:胡萝卜丝、海苔、三层肉、荷兰豆,重点在“虎苔”(海苔碎)提鲜,老板会提醒:“要卷紧,不然漏汁就没灵魂了。”搭配“菜头酸”(5元/份),腌制的酸甜萝卜解腻,是泉州人清明扫墓后的必备美食。
3. 四果汤:西街的解暑神器
“秉正堂”的四果汤(18元/份)用石花膏打底,加西瓜、菠萝、阿达子、薏米、莲子,2025年推出“芋泥麻薯四果汤”(22元/份),绵密芋泥配会拉丝的麻薯,冰爽升级。本地人喝法:先吃料再喝汤,最后把石花膏拌着蜂蜜吃,一勺下去,暑气全消。
在泉州遇见时光的温柔褶皱 , 泉州之行,最难忘的是在开元寺听僧人诵经时的宁静,在西街吃秉正堂四果汤的清甜,更在蟳埔村簪花围时,阿姨细心为我簪花的温暖。这座城市的魅力,藏在开元寺的飞天斗拱里,在西街的骑楼光影中,更在每一碗面线糊的热乎气里。
建议您早起去西街吃碗面线糊,午后在五店市的红墙下打个盹,夜晚到蟳埔村看渔人归港。泉州的美,不在匆匆打卡的景点,而在放慢脚步时遇见的小确幸——也许是古厝里飘出的南音,也许是巷弄里阿婆递来的润饼菜,这些瞬间,才是泉州最动人的记忆。
收藏这篇指南,2025年玩转福建泉州不迷路~ 关注我,获取更多2025旅行新玩法! (点击关注,每天接收最新鲜的旅行避坑指南!)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点击收藏这份攻略,(注:文中景点价格以2025年实际为准,建议出行前再次确认。)
您今年最想去什么景点呢,您还有什么要补充的欢迎评论区和小九交流,关注我,让我们畅游泉州,小九带您领略祖国大好河山,持续更新作品中谢谢您花时间阅读小九的文章。
#五一市井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