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陈明仁在湖南通电起义,宣告湖南和平解放,粉碎了老蒋想要拿湖南做后盾的想法。

陈明仁是带兵起义的,他起义之前就是兵团司令,起义之后还是兵团司令。

但就在1952年的时候,他却直接被降成了军长。

然而到55年大授衔的时候,毛主席却说:“他必须要授上将……”



坚守四平

1947年,东北战场进入关键时期,四平成为两党的必争之地。当时四平被国民党掌握在手中,我军想要拿下这座城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负责驻守四平的将领,是黄埔一期的陈明仁。陈明仁是一员猛将,而且是从北伐战争的时候就开始崭露头角了。



犹记北伐战争的时候,北伐军在攻克惠州的时候受阻。关键时刻,是身患重病的陈明仁主动站了出来,带领敢死队向着惠州发起冲击。

在他的带领下,队员们一个个舍生忘死,向着惠州发起一次次冲击。最终,他顺利带人登上了惠州城头。



这场战斗,老蒋远远拿着望远镜观察着,对陈明仁这个人十分欣赏。

但陈明仁为人倔强,而且很有自己的想法。他谁都不给面子,就连老蒋亲自来,他该骂也得骂。

在黄埔学生中,他是唯一敢正面痛斥老蒋的人。



解放战争开始之后,他被老蒋派到了东北。他和杜聿明是老同学,杜聿明也知道他的能力,所以对他颇为倚重。

不过他在国民党内不涉党派,因为性格问题得罪了不少人。这就导致虽然他的能力不错,但职位却一直升不上去。



杜聿明想让他去守四平,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最终还是杜聿明态度强硬,将其他反对的声音压了下来,他才能成为四平守将。

事实上,这是国民党为数不多的英明的决定。陈明仁打仗一向很厉害,他是一个纯粹的军人,将所有精力都放在提升军事技能上。



我军进攻四平的时候,他手上当时只有三万多兵马。而我军则出动了七个师的兵力,对四平势在必得。

要知道,在守四平之前,陈明仁手下的88和91师,才刚在我军手底下吃了败仗。本身就是败军之将,再和我军打,不说军官们,就是士兵们的士气也都不高,都非常消极。



但就是靠着一支这样的部队,他硬生生抵住了我军的进攻。

虽然这是我军第一次打攻坚战,但此时我军足足有十万兵力,是他兵力的三倍。可即便这样,在他的顽强抵抗下,我军依旧没有拿下四平,他等来了援军。



被卸磨杀驴

在坚持了40天之后,他苦苦等待的援军终于来了,四平被他守住了。

为了防止被敌人前后包夹,我军不得不主动撤出战场。四平守住之后老蒋很高兴啊!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此次守城的功劳全都是陈明仁的。



老蒋当然也知道了,人家立了这么大的功,不给人家晋升也不好,要不然以后就没人给他卖命了。

所以老蒋得给他升官,他很快就被任命成了第七兵团司令员。陈明仁很高兴啊,觉得自己终于出人头地了,可以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了。



他带着自己的夫人返回家乡,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祭祖仪式。然而仪式刚进行完,陈明仁就收到消息,老蒋将他给撤职了。

为什么将他撤职呢?因为陈诚告他纵兵抢粮。先不说这件事是对是错,但纵兵抢粮的也不止他一个人,国民党这种情况很普遍。



为什么他们不受老百姓支持?就是因为他们不但不维护老百姓,反而经常损害老百姓的利益。

长此以往,哪个老百姓还敢支持他们呀。

但此时陈诚可不管那么多,自从他上位之后,就派出了很多人专门调查陈明仁。



别的没调查出来,不过到调查到他在守四平的时候,出现过强买老百姓粮食的情况。但对陈明仁来说,他是没办法了才这么做的。

自从他开始守四平之后,补给什么的就一直没有运进来过。他总不能让战士们饿着肚子打仗,所以只能强行买粮。



国民党里的很多将领,行事比他恶劣多了。就连陈诚手下的将领,也有很多这么干的,可陈诚偏偏要和他过不去。

这下好了,老蒋撤了他的职,他成了一个笑话。那段时间,他整日在家酗酒,靠酒精麻痹自己的神经,只有这样才能忘掉一切。



他的能力很多人都能看得到,他在军校的同学更清楚。胡宗南等人曾经力邀他来自己的部队任职,甚至可以让他做军长。

但他被老蒋伤透了心,有了厌世的想法。在这种时候,程潜来找他,和他谈了湖南籍子弟在军中和政坛上的处境。



决心起义

程潜的话给了他很大的感触,湖南从不缺热血男儿,每次革命都没有落下过。北伐战争的时候,多少湖南子弟投身沙场。

但国民政府里,却没有一个湖南人身居高位,掌握权力。因此,湖南籍的人处处被打压,像陈明仁一样的人太多了。



程潜告诉他,老蒋这种用人方式,注定国民政府走不长远。老百姓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刚正不阿的政府,是不靠沾亲带故的政府。

在程潜的建议下,他开始和我党接触,并且思想渐渐转变了过来。他之前只想当个军人,现在才发现,军人和政治分不开。



当时程潜早已和我党接触了很长时间,也已经下定决心要走和平起义的道路。对湖南参加革命的人来说,程潜是他们避不开的一个人。

他是一个革命资历深厚的老革命家,甚至连毛主席都曾经在他麾下,受过他的教导。



陈明仁也受过程潜的恩惠,他对程潜的话很认同。和我军接触之后,他了解了我军的很多政策,包括我军对待起义干部的政策。

在1949年的时候,他终于下定决心,在程潜的通电起义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陈明仁起义之后,得到了毛主席的大力赞扬。湖南军区成立之后,毛主席亲自任命他为军区副司令员,并且邀请他参加第一届政协会议。

在北京的这段时间,不止毛主席非常欢迎他,周总理和朱老总也经常邀请他去自己家做客。



他在毛主席的带领下游了天坛,毛主席甚至还专门和他拍了照片。

1949年11月,跟随他起义的部队被改编为21兵团,他也担任了兵团司令员。

然而到了1952年的时候,21兵团被改编为55军。当时,陈明仁作为正兵团级干部,完全有机会调到大军区任职。



但他没有,他选择继续留在自己的老部队里,主动提出要担任55军的军长。

从正兵团级到正军级,他这一下子降了好几个级别。但他不在乎地位的高低,只希望能和部队在一起,为祖国做出贡献。



等到55年大授衔的时候,按照他正军级干部的身份,应该是被授予少将军衔的。在初次拟定军衔的时候,他就被定为了少将军衔。

然而毛主席在少将里看到他的名字之后却非常不满,直接告诉工作人员,陈明仁必须是上将。



就这样,他被授予了上将军衔,成了一名开国上将。

参考资料
文史拾遗丨记毛泽东与程潜、陈明仁的交往,湖南日报,2020-05-16,唐振南
虎将、赤子!余戈:我眼中的陈明仁将军,中国军网,2017.06.29,余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