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查看详情
清晨的阳光洒在衢州市行政中心的灰墙上,跟着导航穿过树影婆娑的林荫道,拐进了一处敞开的院门。
2号楼门口一处蓝色背景板上写着“衢州市政府机关食堂五一期间对外开放欢迎您”,清晰地告知对外开放的食堂是“2号楼一楼餐厅”。
上午11点,距离开餐还有半小时,食堂门口早已排起了“市民游客队”,俨然成了这个“五一”假期第一天的“网红打卡点”之一。
在衢州,最具代表性的打卡点其实是水亭门,衢州保存最为完整的城门,附近街区也是市区传统风貌建筑最集中、历史文化遗存最丰富的。
根据《衢州地名志》记载:因古城外码头水坪上建有卷雪亭。衢江水从亭下流过,故俗称其为水亭门。
从水亭门到市政府机关食堂开车估摸着也就十分钟不到的时间。
在水亭门拿到市文旅免费发放的古田山矿泉水和常山胡柚汁,玩了个尽兴后,12点多,在衢州工作安家的开化人“yoyo杨”带着老公,儿子和女儿径直把车开进了市政府,井然有序地停好车,走到了另一侧的机关食堂。
“之前是西安的大学同学给我发的消息,羡慕五一期间我们这政府食堂可以‘蹭饭吃’。”作为本地人,消息知道的比外地人慢半拍,略有些惭愧,想着假期第一天得来尝尝鲜。刚到门口,就看到清晰的指路标志,上面有食堂的开放时间和具体点位,“就连门口的保安大叔都不在岗亭里待着,极为热情地站在门口给大家指路。”
可能是到的时间比较“错峰”,食堂门口坐着不少已经吃好喝好的路人,“一开始我老公还以为是排队的,但他们应该都是游客,挺热心的,告诉我们现在人不多,11点多来的时候人才多。”
进门后先买饭票,18元一份,再右转去档口挑菜,含一荤、一素以及一个半荤半素菜。
电子屏上清晰地写着今日供应菜单,清漾毛氏红烧肉、鲜辣椒盐大明虾、好生态龙游飞鸡、五花肉卤香豆、茭白豌豆炒肉丁、三衢小炒黄牛肉......道道都有点儿“衢州味道”影子。
游客小赵是从江苏常州自驾来到衢州,这是他在衢州的第一餐。食堂在衢州城区的西区,离高速西出入口也就10来分钟车程,很适合高速下来没有做过特别攻略的外来人,有点“不出错有保障”的意思。
“食堂也考虑了外地人,伙食有江南的味道,口味适中。”小赵说。
另一角,还有个专门卖兔头、鸭头、鸭掌、包子等风味小吃的柜台,鸭头6块一个,肉包2块一个,味道地道且好吃。
“yoyo杨”说,队员感慨的是吃上了“政府大院的饭”,两个孩子连连夸赞的则是那道鲜辣椒盐大明虾,“没想到政府的食堂,比家里烧得还香!”她笑着说,自己在平日里用来记录生活小碎片的某书上发了食堂用餐帖子后,一下子引来上千个阅读量,50多个留言评论,要知道,之前的帖子阅读量都只是个位数,这对她来说属实是条爆帖了。
饭桌上,一场意外的“拼桌社交”正在发生。本地退休教师老徐正向邻座的南京游客讲解衢州景点,“yoyo杨”全家买的豪华大餐成了邻桌争相拍照的网红图......
出门的时候,大院停车费是免的。
据了解,“五一”期间,衢州市区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以及衢州市城投集团运管的46处公共停车场也“让位于民”,对全社会实行免费开放。
其实,早在五年前衢州就首次尝试在“五一”假期开放机关食堂。彼时的“试水”如今已演变为制度化实践。
今年4月29日,微信公众号“衢州发布”推送了市政府食堂对外开放的消息。
文章指出,市政府食堂在5月1日至5日的11时30分至13时供应中餐,自选套餐每份18元,包含1荤菜、1半荤、1素菜,另有兔头、鸭头、鸭掌、水晶糕等风味小吃。食堂餐位有限,每餐供应1500份,现场购买餐券,售完即止。
市文旅局局长李纯浩曾公开解释:“既要满足游客需求,又不能影响公务保障。”为此,公职人员主动让出餐位,改用餐盒配送至景区执勤点。这种“错峰服务”的智慧,让北京大学教授马亮点赞:“既缓解就餐压力,又避免资源挤兑,是精准治理的样本。”
“我们最大的初衷,除了方便游客品尝地道的衢州本帮菜,推广‘鲜辣衢州’的美食文化外,最主要还是为游客提供一份便民利民之举,以此助力衢州文化旅游的发展。”衢州市机关事务保障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衢州,美食不仅是舌尖的享受,更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密码。从街头巷尾的烟火小摊到政府食堂的惠民餐桌,衢州人以“辣”为魂、以“鲜”为骨。
衢州人对辣的执着,早已融入市井生活的肌理。
街边一碗冒着红油的鸭头,或是一盘裹满辣酱的炒粉干,无不彰显着这座“浙江小四川”的饮食个性。
三头一掌,是当地的金字招牌。“三头一掌”(鸭头、兔头、鱼头、鸭掌)以卤煮工艺和鲜辣风味征服了无数食客。鸭头肉质细嫩,卤汁浸润骨髓,辣中带鲜的独特口感让人欲罢不能。本地人常说:“没啃过衢州鸭头,等于没来过衢州。”推荐大家可以到马站底56号的爱贞鸭头粉干、仁德路57号的丈母娘鸭头尝尝。
衢州烤饼,巴掌大小,外皮酥脆如纸,内馅饱满多汁。传统做法以鲜肉、梅干菜为主,撒上辣椒末后炭火炙烤,香气直窜鼻腔。演员周迅曾感叹:“最想念家乡的小葱烤饼。”推荐去县西街250号的周叔烤饼,刚出炉时咬一口,肉汁与辣香瞬间迸发。
其实,在其他地方也有类似探索。例如,浙江杭州余杭区、江苏扬州等地也曾在特定假期开放政府食堂。
但随着这一做法在多地推广受到好评的同时,其政策边界与市场影响也开始引发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以财政支持运营的机关食堂,其低价菜品是否对本地商业餐饮构成不公平竞争,这种对外售卖机关内部福利的做法,是否存在“与民争利”之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研究院院长、教授邓爱民指出,机关食堂通常以公益性、成本价运营,价格亲民,与景区的商业化餐饮可以形成良好互补,可以有效激活闲置资源,但也要防范对周边商户造成价格冲击。
衢州市机关事务保障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18元套餐是成本价,食堂不对外承包,也不以营利为目的,日常运营始终坚持这一原则。食堂提供的餐食以快餐形式为主,“通俗点说就是食堂‘大锅菜’,周边的餐馆商户则是‘小锅菜’,两者的定位是存有一定差异的”。
下午1点多,保洁员开始擦拭餐桌;穿着红色背心的志愿者及时帮助清理桌子;食客自觉地把餐盘放回回收处;随处可见来自周边各地的年轻人举着粉色餐券打卡照发朋友圈,定位显示“衢州市行政中心食堂”。
或许,这就是一蔬一饭,皆可见民心。
来源 央视新闻
编辑 陈伊
审核 罗祎 王晨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