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5月3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五一”假期,广大市民在出游、购物或放松身心的同时,诈骗分子也在“加班加点”,实施骗局。深圳反诈中心结合近期高发的诈骗案例,为市民整理了“五一”反诈指南,帮助市民识别各类骗局,提高防范意识和识骗能力。
“五一”反诈指南主要包含出行防诈、购物消费防诈、居家防诈等。深圳反诈中心提示广大市民,出行时要提防机票退改签诈骗、低价签证或快速通道骗局、“零元游”低价旅行团诈骗、酒店代订诈骗和交通违章短信诈骗;在购物消费领域,要对虚假购物网站或钓鱼链接诈骗、假冒客服退款诈骗、扫码领奖骗局、演唱会门票诈骗加强防范;如果假期“宅”在家,居家防诈也不可少,要警惕轻松赚钱诱惑,如兼职刷单诈骗、网络游戏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AI换脸冒充亲友借钱诈骗。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是被骗的高危人群,假期子女回家应特别关注“投资养老”骗局、 “保健品”诈骗、冒充熟人诈骗,帮助老年人增强防骗意识。
深圳反诈中心还发布了防诈应知应会知识,如“00”或“+”开头的境外来电不轻信,此类号码多为诈骗电话,直接挂断;银行、客服不会索要短信验证码,泄露就会丢钱;陌生链接绝不点,ETC失效、快递丢失等短信附链接等于钓鱼诈骗;“安全账户”是陷阱,公检法不会电话办案,更不会要求转账;刷单返利全是骗,先垫付后返利等于诈骗;高收益理财等于高风险,承诺“稳赚不赔”的投资100%是骗局;熟人借钱先核实,AI换脸、盗号诈骗多,必须电话或见面确认;共享屏幕等于泄露密码,“客服”要求共享屏幕将窃取支付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