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5月,我军此时在东北的局面已经完全打开,国民党手中虽然把持着几座重要城市,但也全都陷入我军包围之中。彼时,我军正在筹谋打一场战略大决战,一举稳定住东北的局面。此战若胜,东北野战军百万雄师再无后顾之忧,可直接挥师南下横扫顽敌。



惊人的消息

但就在这个时候,却突然传出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毛主席下令要枪决手下一员大将黄寿发。听到这个消息,军中众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临阵战将不利,打算面见毛主席替黄寿发求情,给他一次戴罪立功的机会。

这样的场景在军中并不罕见,众人却没想到这次吃了闭门羹,毛主席明确表示谁求情都没用。毛主席素来高瞻远瞩,用兵如神,熟读古今兵书,深谙用兵之道,自然清楚临阵斩将的弊端。即便如此,毛主席却还是如此坚决下令枪决黄寿发,其实他也很心痛,恨铁不成钢的称黄寿发太让人失望了。

黄寿发时任第一军分区司令部参谋长,在军中的资历颇深,早年间在中央苏区加入赤卫队后,逐渐展现出过人的军事天赋,地位稳步提升。他当年参加了平型关大捷,在这一战中表现突出,军事才能得到重视,手中的指挥权逐步提升。



随着黄寿发在军中的地位提升,逐渐暴露出此人的一些本性,开始变得独断专行起来。在很多次作战计划制定时,他都不顾别人的建议,成为一个刚愎自用之人。随着时间推移,黄寿发在军中的行为惹得很多人不满,但没人与他直接发生冲突,毕竟这样做不利于团结,还是以抗日大局为重。

喜结良缘

1939年,一批大学生来到晋察冀军区。其中有一名叫何茵的女学生,最是擅长无线电技术,来到晋察冀军区很快就得到了重用。何茵自幼生活的环境就比较好,但优渥的家境没有让她失去爱国之心,这是她毅然选择投身抗日的重要原因。

何茵长相貌美,技术过硬,在本来就缺少女战士的军中,很快就成为令人瞩目的对象。在这个时候,黄寿发也注意到了何茵,并对她产生了爱慕之情。何茵对黄寿发不反感,一来是黄寿发长相俊朗,二来是黄寿发年轻有为,无论看过去的战功,还是未来的前途,都满足何茵对未来配偶的标准。



何茵本以为这样的恋情会让很多人羡慕,却没想到刚刚与黄寿发在一起没多久,就有不少与她私交不错之人,话里话外地暗示她,与黄寿发的关系要三思而行。何茵不是顽固守旧之人,思想进步的同时也更具包容性,对黄寿发的信心很足,最终没有考虑太多就与黄寿发成婚了。

这样的革命伉俪,婚后还是得到了很多的祝福,何茵对此十分满意。但何茵生下一个女儿后没多久,黄寿发就向何茵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何茵能够放弃无线电的工作,专心回归家庭,在家当全职家庭主妇,一边照顾黄寿发的生活,一边照顾女儿。

何茵这么多年来在军中不断努力,革命事业已经开始有了起色,她既不想在这个时候放弃无线电事业,更不愿意辜负组织这么多年来对自己的培养。于是,何茵对黄寿发的提议果断否决了,每日继续投身到无线电工作中,长期到前线利用无线电帮助我军作战。



对于何茵的决定,黄寿发也只能接受,这样的情况令何茵产生一丝愧疚,认为自己没有尽到妻子和母亲的责任。出于这种考虑,何茵决定雇一个保姆,在自己外出工作期间帮忙照顾丈夫和孩子。

何茵当时雇的保姆是一个年轻女性,名字叫单洁英。单洁英没有何茵那么优秀,但却十分善于持家。自从单洁英来到黄寿发家以后,家里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尤其是黄寿发的生活起居,被单洁英照顾得十分到位,女儿也在她的照顾下十分妥善。

随着单洁英的到来,黄寿发与妻子何茵之间的争吵逐渐减少,何茵对此十分满意,将全部精力都投放在工作上。但何茵不知道的是,单洁英的温婉贤淑,逐渐对黄寿发产生了难以抗拒的情愫,两人竟然在何茵不在的这段时间里,捅破了最后一层窗户纸。

军纪严明

对此毫不知情的何茵,还是在一次提前放假回家时,无意中目睹了丈夫与保姆单洁英在家嬉笑打闹,这才意识到不对劲儿。何茵当场斥责了二人,吓得黄寿发向何茵当场认错,并苦苦哀求何茵原谅自己,保证立刻让单洁英离开。



何茵对丈夫失望至极,不置可否的转身离开,返回了工作地。何茵的走,彻底让黄寿发慌了,因为何茵如果向组织揭发此事,黄寿发在军中的地位必然会受到影响,毕竟解放军可不是国民党军,根本不可能容下他这样的人。

在这种惶恐之中,黄寿发竟然起了杀心。黄寿发期间与何茵见过几次面,全都不欢而散,而黄寿发也没有和单洁英彻底断绝关系。何茵对黄寿发失望至极,在一次见面时主动提出了离婚。黄寿发坚决不同意离婚,他担心离婚时组织会知晓离婚原因,而何茵却心意已决,再也不想与黄寿发有任何牵扯。

就在何茵转身离开的一刻,黄寿发失去了最后的理智,举枪杀了自己的妻子。黄寿发事后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将现场伪装成何茵自杀,想借此逃脱罪责。然而黄寿发不知道的是,何茵当时已经再次怀了他的孩子,这一点被调查组发现以后,立刻意识到何茵不可能自杀,子弹射击的角度也不对。



于是,随着调查组的深入调查,真相很快浮出水面。这件事被人直接一纸书信告发到毛主席那里,这才令毛主席大怒,连呼黄寿发令人失望,坚决下令枪决黄寿发。杀妻这种事情,张灵甫干过,最终不仅没有被枪决,而且还得到了蒋介石的重用。

但毛主席可不是蒋介石能比,即便是在大决战前夕,也丝毫不会包庇,或许这就是蒋介石失败的原因之一。当时打算求情的众人,得知黄寿发的行径和毛主席的态度以后,索性也都没有开口,就让一颗子弹结束了他的生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