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首日
游客纷至沓来
为日照旅游旺季拉开帷幕
在景区、交通枢纽等地
“志愿蓝”成为其中一道亮丽风景线
“五一”假期前,市委社会工作部会同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国资委、团市委等6部门制定下发《关于深入开展“文明双向共建”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号召市直机关单位、国有企业、社会各界志愿者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重要景区景点和交通枢纽、中心路口等游客集聚较多的位置开展旅游咨询、文明引导、秩序维护、应急救援等志愿服务。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为游客提供文明引导、秩序维护、应急救助等暖心服务,进一步擦亮“阳光”志愿服务品牌。
日照综合客运站
城市“第一窗口”的温情守护
上午8点30分,焕然一新的日照综合客运站出站口早已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由团市委和东港区精心协调组织的多名志愿者提前到达岗位,他们面带微笑,以饱满的热情为过往旅客答疑解惑。志愿者们与车站工作人员紧密配合,在安检口、售票厅、出站通道等各个关键区域,依据实际需求有条不紊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五一’期间我们平均每天十余人到日照综合客运站进行志愿服务,让外地人感受到我们日照的热情。”来自石臼街道的志愿者王文文介绍,“日照综合客运站也位于我们石臼街道辖区内,我们结合本职工作特点,发挥对周边情况熟悉的优势,向游客和市民提供精准的引导和解答,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享受日照。”
灯塔广场
滨海地标的文明协奏曲
作为日照极具标志性的景区,灯塔广场在假期首日便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当天,近20名志愿者坚守在此,他们的服务范围全面覆盖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广场等多个区域。
“这周边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么?”“这个手绘地图上详细标注了周边的景点路线,而且都是免费的,您可以拿一份。”在位于灯塔广场的青春志愿服务驿站,身着蓝色志愿服务马甲的志愿者们正热情地为游客递上“小地图”。不仅如此,这里还配备了“小药箱”“小喇叭”“小推车”等一系列看似微小却充满暖心关怀的设施,这些设施在景区内为游客提供了安心、舒心的全方位保障,如同奏响了一曲和谐的文明协奏曲。
万平口广场
多元服务织就“暖心网”
万平口景区作为日照当之无愧的城市会客厅,在“五一”期间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多彩的演出、精彩纷呈的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纷至沓来,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在炎炎烈日下,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成为海滩边一道令人动容的美丽风景线。他们不顾天气的炎热,一次次低头、弯腰,认真细致地将海滩上的垃圾一一捡拾起来,轻轻放入随身携带的垃圾袋中。面对游客提出的诸如“想坐观光车去哪里买票?”等各类咨询问题,志愿者们始终保持耐心,逐一给予详细解答。
为了更好地保障游客的游玩体验,在旅游旺季期间,仅万平口主广场文明实践区就由10余家单位联合包保,每日投入的志愿者人数超过50人次。各方力量齐心协力,用多元且贴心的服务为游客织就了一张温暖的“暖心网”。
山海天游客服务中心
新晋热点的精细化服务
作为今年新纳入的文明实践区,山海天游客服务中心首次亮相于此次志愿服务活动之中。“这边哪里有往石臼走的公交车?”“杜鹃花节入口在哪边”……在这里,“志愿蓝”们展现出了一专多能的卓越素养,他们时而化身精准的导航员,为游客指引方向;时而又化身为环境的守护者,维护景区的整洁与美观。
在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志愿者们深入太公岛湿地公园至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区域,致力于为游客提供涵盖全域旅游咨询、线路规划、票务协助等在内的“一站式”全方位服务,以精细化的服务举措满足游客的多样需求。
志愿服务
为“文明双向共建”赋能
“志愿服务不仅是单向付出,更是城市治理的‘双向赋能’。”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将“文明双向共建”机制与志愿服务活动进行了有机结合。一方面,志愿者下沉至景区、交通枢纽等一线,直接服务游客;另一方面,文旅、交警、城管等部门根据志愿者反馈,动态优化管理措施。
从高铁站迎接游客的“第一声问候”,到山海天为游客提供的“最后一公里服务”,日照市以“文明双向共建”志愿服务活动为有力载体,将志愿服务深度融入城市治理和旅游品质升级的进程之中。随着旅游旺季的全面来临,全市万余名志愿者正以真诚的微笑与辛勤的汗水,让“阳光日照 志愿之城”的温暖变得触手可及。未来,他们也将继续以志愿精神为画笔,精心描绘出一幅更加宜居、宜游、宜业的文明新画卷。
记者:范开元
编辑:彭婷
审校:张珊
值班主任:王宗敏
尽在“日照日报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