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近期宣称,中国正在向俄罗斯提供武器和火药。路透社称,这是泽连斯基首次公开指责中国直接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
泽连斯基(资料图)
中国海关统计显示,3月份中国大幅减少谷物进口,其中从乌克兰和欧盟进口的降幅最大。3月份中国谷物进口金额为4.639亿美元,同比减少约75%。3月份,中国仅从乌克兰进口了约6万美元的谷物,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413亿美元;从德国进口约4.4万美元的谷物,同比减少99.9%。从法国进口约100万美元的谷物,同比减少99.5%。从丹麦进口的谷物金额降至33.7万美元,从意大利进口的谷物金额降至4.85万美元;3月份,中国未从保加利亚进口谷物,而去年同期进口金额为6.7万美元。
这出口农产品,是目前乌克兰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我们中国也是主要的采购客户之一。所以客观上说,咱们买乌克兰的农产品,在满足我们自身需要的同时,那确实也是给了乌克兰挺大的支持,要是咱们真的不买了,乌克兰财政有可能是会雪上加霜。西方那边在说,说中国的天平,已经开始向俄罗斯那边倾斜,取消了乌克兰的大宗粮食订单,继而买俄罗斯的,就等于加快给俄罗斯送钱了。他们还说,俄罗斯媒体报道这事,就是在向外界暗示中国在调整立场,那也有的说法就呢,说这是中国应对美国关税战,保证粮食安全的手段之一。
泽连斯基(资料图)
可吵归吵,真正让乌克兰“肉疼”的,是中乌粮食贸易的断崖式下跌。乌克兰号称“欧洲粮仓”,过去可是中国餐桌上的大供货商。2021年,中乌粮食贸易额高达20亿美元,乌克兰的玉米、大麦,满满当当装进中国货轮,端上咱的饭桌。可俄乌冲突一打响,黑海港口被封,乌克兰粮食运不出去,贸易额就开始打滑。2024年更惨,从1.413亿美元直接跌到6万美元,比“腰斩”还狠,简直是“拦腰剁断”。乌克兰农民傻眼了,田里玉米堆成山,港口冷冷清清,连只海鸥都不来凑热闹。中国这边呢?压根没闲着,立马掉头找新货源。2024年第一季度,巴西玉米进口猛增30%,澳大利亚大麦也涨了15%。这操作,活脱脱是“丢了芝麻捡西瓜”,中国供应链的灵活性,硬是把乌克兰晾在一边。
在俄乌冲突持续之际,乌克兰突然对中国发难,不仅指控中方援助俄罗斯,更直接对中国企业实施制裁。面对如此无理取闹,中方以实际行动予以回应:原本每年价值上亿美元的粮食贸易几近归零。当乌克兰方面意识到事态严重性,紧急提高外交召见等级时,中方仅用两句话便表明立场:从未向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性武器,对军民两用设施严格管控。
贸易(资料图)
据乌克兰《基辅邮报》爆料,泽连斯基的证据不过是情报部门拼凑的“二手消息”,连西方媒体都懒得买账。基辅的召见现场更像一场政治秀:泽连斯基一脸严肃,语气激昂,可中国大使淡定得像在看戏。乌克兰想借着西方反华情绪拉一把援助,顺便给中俄关系添点堵,算盘打得挺响,可惜算错了账。
中国从没给冲突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卖过能杀人的武器,中方一直都在劝双方别打了,坐下来好好谈谈,想办法用政治方式解决问题。就这两句话,简简单单,没有多余的情绪,也没有复杂的表达,说的都是实话。这样一来,乌克兰之前的那些指责就都没法站得住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