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刘家家 袁国芸

这里是被范公文化浸润千年的上九古邑,也是生态美学与现代铝产业共生的魅力新城。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邹平市围绕红色文化、自然风光、历史人文、乡村旅游等内容,发布系列精品旅游线路。

山河为纸、文化作墨,邹平邀您执体验之笔,共同描绘醉美画卷——无论您是追寻文明的先锋、沉醉自然的旅人还是向往田园的诗者,总有一卷风景,为您独家定制。

“文明解码 修学知行”亲子趣学旅游线路

以“知行万里路,解密成长密码”为主线,将千年文明转化为可触摸的研学之旅,让父母与孩子在邹平深厚文化底蕴与生态风情中共同完成“文化观光者”到“文明传承人”的角色蜕变。

线路一:“范公文化”亲子趣学旅游线路

范公祠→邹平博物馆→城区午餐→醴泉寺→范仲淹读书洞→青阳镇晚餐(青阳炒鸡、青阳宴席)


范公祠景区:景区位于邹平市长山镇范公村,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的享堂。据《长山县志》记载,该祠始建于宋治平二年(1065年),由时任知县韩泽主持修建,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范公祠占地5000平方米,明清式建筑风格,四进院布局,由范文正公祠、菜根茎舍、忧乐亭、烟雨亭、碑廊、后花园等建筑组成。门前古槐距今已近千年,依然枝繁叶茂,有“邹平树王”之誉。


邹平博物馆:邹平博物馆主要包括中厅、丁公厅、馆藏厅、非遗厅、名人厅和临展厅等六大展区。展示了丁公遗址考古发掘成果、自新石器至明清时期邹平先民的生产生活用品、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以及邹平历史文化名人和其重大成就。


醴泉寺景区:景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的历史。景区位于群山怀抱之中,青山绿水环绕古寺,秀美的风景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玩。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青年时曾在醴泉寺僧房借住,勤奋苦读,后来顺利登科,官至参知政事,广为流传的“划粥断齑”“窖金捐赠”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民国时期,梁漱溟在邹平搞乡村建设实验,在醴泉寺建立乡村建设研究分院,设立第二乡学,这里成了教育乡民识字明理、建设乡村的重要场所。

线路二:“生态研学”亲子趣学旅游线路

黄河梯子坝→邹平博物馆→城区午餐→樱花山景区→西董街道晚餐(农家乐、豆腐宴)


梯子坝景区:梯子坝被誉为“黄河第一险工”,它的尾端与黄河南岸大堤相连,坝身向北偏东直插河心,巍峨壮观,就像横架于黄河之上的一架梯子,因此名曰“梯子坝”。梯子坝始建于清光绪十年,坝顶端由七段石坝组成,像一条巨龙由大堤伸向河道,是黄河上坝基最长的险工,称为“黄河险工之最”。站在南岸的平台望去,它百转千回的“几”字,在这里留下写意的一弯,然后潇洒东去。黄河梯子坝风景更是区绿树成荫,楼阁相映,鸟语花香,景色宜人。


樱花山景区:景区以万株樱树十里花谷令人惊艳,自3月中旬一直到4月底,早樱、晚樱次第盛开,极大满足了游客赏樱的需求,被誉为国内一流的赏樱基地。同时精心打造了“五湖两溪水系”“十里樱花谷”“十八弯珍稀植物”“西汉烽火古道”等五大核心景区,点缀着琴岛、天池、神仙洞、虎伏涧等三十余个亮丽景点,樱花、玉兰、枫香、水杉等八十余种珍稀植物遍布山间,观湖大桥、湖岛会馆、环境基地等人文建筑鳞次栉比,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线路三:“文脉探寻”亲子趣学旅游线路

齐东古城遗址黄河文化园→台子镇午餐(露营、台子火烧)→伏生祠→范公祠→邹平博物馆→酸浆豆腐非遗传习所(豆腐宴晚餐)


齐东古城遗址黄河文化园:景区位于台子镇齐东古城旧址南侧,占地面积300余亩。景区以“齐东古韵、黄河神韵、党建红韵”为主题,将“齐东、黄河、台子”三大文化融合贯穿,打造集生态建设、旅游观光、学习教育、文化传播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风景区,游客在此可以品味悠久齐东历史文化、黄河文化。


孙大嫩酸浆豆腐传习所:孙大嫩酸浆豆腐传习所位于西董街道孙家峪村,在酸浆豆腐传习所,游客可以详细了解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酸浆豆腐”的文化内涵,并亲自体验磨豆子、转磨盘、压豆腐的制作过程,品尝豆浆、油皮、豆腐脑等美食,吃到地道的“豆腐宴”。传习所的石磨广场用2000多个盘石磨铺建而成,可同时供200人体验制作豆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