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父偶然遇见一道测试婚内出轨倾向的题目,据说来自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巴赫,准确率可以达到男性95%、女性91%。
题目:如果一辈子只做一件家务,你会选?
A、洗碗;B、拖地;C、做饭;D、倒垃圾。
提示:不要分析来、分析去,不要翻来覆去地比较,只凭第一感觉选择!
测试的分析结果是:
选A的,有贼心没贼胆;
选B的,很想越轨,但是有道德,不会乱搞;
选C的,结婚后对TA很忠诚,做事有责任心,会是个好伴侣;
选D的,结婚后还在外面乱搞。
这分析靠不靠谱啊?年父查证,美国真的有一个心理学家叫做李·克隆巴赫,他曾提出过克隆巴赫(信度)系数,这是一套在心理或教育测验中经常用到的评估工具。不过,以上测试是不是出自他手,不得而知。
暂不论这个测试的分析是不是真的靠谱,仅从题目的思维角度上看,出题者无疑是认为家务事和婚姻关系有着某种密切的内在联系。
想想看,也是这样。两个人刚刚走进婚姻生活时,一切都是新鲜的,两个人整天如胶似漆地腻在一起也没够;就譬如一个人刚刚学会做家务时,也都是一有机会就想去尝试。
可能有人要说,我从来就没有喜欢过做家务!嘿嘿,年父相信你这种情况是存在的;甚至还有人不在乎洞房花烛夜,在结婚当天就跑在外面打牌、半夜不回家,让新娘子独守空房的。但这毕竟是少数。
胡因梦和李敖
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喜欢到处去走;一个刚学会滑板的少年,一有机会就滑;一个刚学会做饭的人,也是爱霸占灶台。这样的才是多数。遗憾的是,对于多数人来说,这种情况通常只有“三分钟热度”,维持不了多长时间。
“三分钟热度”的情况不仅在家务,在其他事情比如工作、学习上也都存在。婚姻也是,以前有个成语叫七年之痒,现在叫三年之痒。
无论七年也好、三年也罢,实质都是对于婚姻生活逐渐地失去了新鲜感。说的再具体一些,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和自己天天在一起的那个TA已经让自己不再感到神秘和好奇,自己对于TA不再像新婚时那样充满兴趣。
讲一个故事吧:
- 已故的台湾国学大师李敖,想必多数人都知道。李敖和当初和“台湾第一美女”胡茵梦结婚时,一个是特立独行的旷世才子,一个是万千粉丝眼中的绝代佳人。但遗憾的是,他们的婚姻关系只维持了三个月,就不欢而散了。
后来,曾经有一次,李敖在被问及为什么和胡因梦分手;他是这样说的:有一次,胡因梦上厕所没关门;他看到了胡因梦因便秘而憋红了脸的模样。于是,心中的女神形象骤然倒地,爱情就没有了。
这也许是李敖开玩笑;但是,夫妻间失去了神秘感,的确是婚姻生活走向平淡的关键原因。所以,有心理学家指出:当你发现你们的婚姻进入了平淡期时,要尽量避免、或减少肉体上的接触。尤其是,千万不要频繁地、一丝不挂地暴露在对方面前,因为这将会使你彻底失去神秘感。
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保持婚姻生活新鲜的重要一招。即便是夫妻,也要有既定的“距离”,保留一份神秘感。当一件事情让你觉得神秘时,才会激发你的兴趣,让你有继续探索的动力。
李敖与妻子王小屯及儿子李戡
会让夫妻间失去兴趣的,除了上面说的上厕所不关门、洗完澡一丝不挂地在TA的面前走动以外,嘴里的异味、身上的酸臭也都会瞬间灭掉对方的兴趣。
当然,保持神秘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即使刻意在对方面前保留神秘感,但是这种神秘感也不会无限期地维持下去。两个人一旦成为夫妻,在一起的时间一长,彼此对对方身体和习性的了解甚至比对自己还要熟悉,这时候,好奇心和神秘感便会不可避免地消失。
到那时,又该如何应对呢?下面是一个实例。小丽和几个女生聚会时,不约而同地聊起了自己的丈夫,说他越来越懒、越来越木讷。
听到大家的抱怨,一个从事心理学研究的同学出了个主意。小丽决定依计而行。几天后,她借口老家有事儿,要回老家一趟。临走前,为丈夫和孩子备足了水果、蔬菜、鸡蛋、面条、大米之类的生活用品。
出门前,还没忘记问一下丈夫:“我来回大约得十天,你看需要给你留多少钱?”
家里的开销平时由小丽一手掌管;看着已经备好的东西,之前很少和钱打交道的丈夫随口答道:“花不很多钱,1000元足够了吧?”
小丽出门后,丈夫便全面接管了她的“业务”,做饭、做家务、照顾孩子。谁知第一天就遇到了麻烦。
平时他经常抱怨妻子饭花样少、不好吃,可轮到了自己,才知道做饭也不简单:做出来的菜咸的没法儿吃,而米饭竟然没有蒸熟。他只得叫了一份外卖给孩子,自己则胡乱吃了一些。
看孩子写作业
侍弄孩子吃过晚饭,要给孩子看作业、哄孩子睡觉。以前这时间段,他都是看电视或者上网玩游戏。现在这些时间都没有了。
第二天,接到学校通知、请假去开了一次家长会;又给孩子交了两次费,一次是XX费、一次是XXX费(记不清楚到底是什么费了)。
第四天是周末。儿子写完作业,提出要去新华书店。这是好事儿啊,父亲必须要支持。
之前,儿子一说去书店,小丽就说:“把书包里的书读好就行了,还去什么新华书店?那里卖的书死贵!需要什么书,我去文化市场买”。当时,他还为此在心里替儿子鸣不平,认为小丽不懂得智力投资(当然,并没有对小丽说出口)。好不容易轮到自己执政了,所以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儿子。
到了书店,儿子见了什么书都新鲜,他便给儿子承诺,想看什么书就看,看不完的就买。陪着儿子在书店呆了整整一上午,最后到午饭时间了,儿子抱着了八九本书到收银台。一结账,好家伙、要200多!
当时他兜里一共带了300块,付了书钱、就所剩无几了;买了书、去某知名洋快餐吃饭的计划不得不临时取消,改为每人一碗兰州拉面。
第六天,发现家里的水果吃完了。身为人父,他知道让孩子吃水果是必须的。清点剩下的钞票时,他想起妻子说过某路公交车终点站、下车再走300米的那个农贸市场上的水果便宜。于是决定自己去看看。
想起之前他曾不止一次地讥讽小丽“家门口就有果蔬店、水果摊,何必为省几毛钱去跑农贸市场,时间难道没有成本”时,心中暗生歉意。
农贸市场
农贸市场里人头攒动,儿子最爱的富士苹果、一箱要四十八元;转了一圈,发现有一家卖三十八元的,看起来也不错,斤两也和四十八的一样。于是就买了一箱。回到家里,想拿出来一些放冰箱,结果才发现上当了,箱子底下的苹果好多都带霉斑……
故事的最后是:当小丽迫不及待地赶回家时,丈夫也正在迫不及待地盼她回家。推门而入的一瞬间,丈夫迎上来一把搂住了她,第一句话就是:“你可总算回来了!”
“小别胜新婚”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新婚时,两个人为什么整天厮守一起也不觉得平淡?就是因为有新鲜感,或者叫神秘感。这是人的生理本能,并不是喜新厌旧的道德问题。
这就和我们饮食一样,少吃多味、多吃味少,一道菜你以前再怎么喜欢吃,天天都吃、顿顿都吃,你也会吃够。
曾有人说,幸福的婚姻有三部曲:
第一部,和一个自己喜欢、也喜欢自己的人结婚。
第二部,和一个自己适应、也适应自己生活习性的人结婚。
第三部曲,和一个愿意融进自己圈子(特别是家庭)、自己也喜欢进入对方圈子的人结婚。
年父觉得非常有道理。如果第一部曲唱不好,那么婚姻关系即便不会很快分崩离析、也绝对不可能幸福。如果三部曲都能唱好,那就是传说中的白头偕老了。
好多人结婚不久就离婚了,原因就在于没有唱好第二部曲。婚后一方面不再像恋爱时那样注意修饰自己,甚至还会放纵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另一方面,对于对方的缺点和不足却又越来越没有耐心,越来越挑剔,缺乏接纳和包容、越来越不顾对方的感受。
夫妻牵手共度
要唱好第二部曲,必须从心里明白双方习性存在差异是正常的:你看到了对方让你不满意的地方,你身上同样也会存在让对方不满意的地方;因此,两个人都要主动地做出改变,以弥补这种差异。这就叫磨合。
天下没有任何一对配合默契的齿轮是没有经历过磨合的。磨合就是要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生生去掉、以适应对方;假设齿轮有知觉,也会痛苦。夫妻之间的包容就是磨合,包容TA、也会让自己受伤、甚至会痛彻肌肤;但如果没有包容,夫妻生活就持续不下去。
唱好第二部曲的关键是宽容和互补;把这部曲唱好,“二人世界”将是甜蜜和温馨的。这里有个要点要记住:你发现的对方的不足,其实正是你给对方关怀的机会。
可事情往往这样:一方做出了很多努力,给予对方的关怀也自认不少;但对方却感觉不到。就像歌曲里说的那样,“我感动天,感动地,怎么感动不了你”,这又是什么原因呢?留待年父在以后和大家分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