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里的南屏,像被阳光揉碎了一池春水。青砖黛瓦间,浮动着旖旎的流光。金黄的油菜花田,人群熙熙攘攘。千年巷陌间,一场春天与艺术的交响,正在浪漫开启。



5月2日晚9:20,《春游江淮 千姿百态》系列节目第五期“田园徽州的共生诗意”,安徽卫视播出,让我们一起走进黄山黟县南屏村。

•千年古村的艺术焕新

叶静是北京电影学院的老师,也是一名互联网摄影博主。身为新乡人的她,是南屏村的第一个荣誉村民,和南屏的结缘也已超过15年。此次“南屏国际乡村艺术周”活动,便是由她参与发起。


“我一直在互联网上教摄影,我好多艺术家朋友都到我这个群体来,给大家教音乐啊,教美术啊……所以我们就萌发了一个想法:我们南屏村也有一些小小的空间啊,只要我把这些老师请过来,就有人跟过来,那我们就做一个嘉年华嘛。”


南屏村是一座有千年历史、规模宏大的古村落,因《菊豆》《卧虎藏龙》等多部影片在此拍摄,被称为“中国影视村”。




“300多栋明清的建筑,还有好多祠堂。放在南屏这个山水里面,特别的漂亮。我们这里有这么好的旅游资源,如果再把艺术家加进来,那就是闪闪发光的金子呀。”



(电影《卧虎藏龙》拍摄原址,先锋大提琴家宋昭正在倾情演奏)

•村企共创助力乡村振兴

被大家成为“南屏摆渡人”的叶静将对南屏的爱变成一场场实在的奔赴,在她的牵线下,小米集团党委来到南屏开展了一次“徽州乡野调研”,并因此在这里做了两年多的乡村振兴。


“我们影像南屏这个IP,就是小米给提出来的。他们把小米的设计部的人请过来,为我们村里整体做了一个整体的视觉设计。这个设计据说要是交给设计公司做,大概需要花几十万,就无偿地赠送给我们村庄了。



•南屏学馆:自然与文化的诗意栖居

柏格格,来自上海,南屏学馆的主理人。6年前她与南屏偶遇,继而奔赴。对她来说,南屏不仅是艺术与文化的焕新地,也成为了她疗愈身心的桃花源。



“第一次到南屏,我就被震惊到了,它远远比我在照片看到的还更鲜活、更美。200多年的万松桥,然后又有这么美的田园风光,南屏村就是我心中的桃花源。”


最初格格只是想做个新村民,但是慢慢地种稻、制茶、养鸡、养羊,于是就变成了一个创业者,组织了各种和乡村有关的自然课程。



“北京来的最多,他们好喜欢徽州,还有一些上海、武汉、深圳、广东的也有,基本上都是一线城市的。现在我们有一个课程,城市里叫“城市漫步”,我们叫“乡村徒步”。只要跟着我们一起上山,每个客人、小朋友、家长,都会很开心。不在于说你去教他们一些知识,在这个环境里面,他们自然就会放松下来,松弛下来。”



“我们做到今年,差不多有16项的课程,都是请在地的老师来做。我们学馆是一个平台,我们希望注入更多在地的、有徽州传统非遗的这些内容,到我们的课程系列里面,然后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



•七约农场:邵如意的绿色田园诗篇

在南屏的古建和山野间,作为新乡人的叶静、格格,他们找到了心灵的归处。而对于返乡人邵如意来说,身后的这片田园,则是她赖以奋斗和成长的靠山。


“我是2016年返乡回来的,其实做生态农业,我们自己定义为新农人。我们更多的是想去做可持续的生态农业,然后去倡导一种非常健康的、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七约这十年,一二三产融合在发展。一产就是我们身后这片农场,整个七约农场的种植面积,自有基地加上带着村民一起有1000亩左右,我们让这个村90%以上的土地种植面积,转型有机种植了。”



“二产这块,我们有自己的米酒品牌和现代化的有机米酒酿造酒厂。”



“三产这块,我们有一个七约耕读学堂,这是我们的一个偏教育项目,它又是可以跟农文旅融合在一起的。”


“每年秋收的时候,整个稻田全部金黄的时候,我们会在稻田里,举办稻田艺术节,其实是一个庆祝丰收的庆典。”


“七约的出发点它是自然,落脚点也是自然,回馈点还是自然。就像我现在坐在这里,我觉得整个山和整个田园,它都是我的靠山。我是有坚强后盾的,这个后盾,不是说我有多少的金钱的后盾,是这种自然界的山川、河流和田园,它给你的这种能量的后盾。”


•南屏共生:艺术与自然的无限可能

与艺术的交织,和自然的共生,让南屏这座充满田园诗意的徽州古村落,焕发了新生力量。南屏正在不断地被看见,也吸引着更多“三乡人”的靶向奔赴。



我们期待,每一位来此地的你,都与南屏这片可居、可游、可赏、可亲的自然空间亲密联结,以妙语欢笑,以酒酿微醺,邂逅诗意,寄情田园,共同构建无限的可能。

5月2日晚9:20

安徽卫视

田园徽州的共生诗意

|春游江淮 千姿百态系列节目

敬请关注!

编辑: 申琪

责编:汪冰 何士华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