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我和丈夫都不高,只有一米五几,可我们儿子却有一米八还十分帅气,我们都觉得这是基因突变。

但邻居总调侃他不是我们亲生的,时间久了,丈夫竟然也开始怀疑,几次三番和我吵架。

无奈之下我只好同意去亲子鉴定,怎料结果出来后我崩溃了......

01

我叫林方燕,身高只有153厘米,在同龄人中算是非常娇小的。

我的丈夫蔡明也不高,才162厘米,我们在大学相识相恋,彼此身材相仿让我们有种特别的默契。

同学们都说我们是“天生一对”,两个小个子站在一起十分般配。结婚后不久,我便怀孕生下了儿子蔡远。

当蔡远刚出生时,和所有婴儿一样小小的,完全看不出有什么不同。



可随着他一天天长大,我和蔡明都惊讶地发现,儿子的生长速度似乎比同龄孩子要快得多。

小学三年级时,蔡远已经比班上的孩子高出半个头;初中毕业时,他已有175厘米;现在18岁的他,身高达到了惊人的185厘米,长相更是英俊帅气,轮廓分明,鼻梁高挺,完全看不出有我和蔡明的影子。

“一定是隔代遗传!”我常常这样向亲友解释,“我爷爷当年身高有一米八,是村里数一数二的高个子。”这个解释似乎为儿子的身高差异提供了合理的说法,让我和蔡明暂时摆脱了疑惑。

每逢过年回老家,长辈们看到蔡远都会啧啧称奇:“这孩子长得真高啊,完全不像你们两口子!”

“这是随他太爷爷,我爷爷年轻时可高了。”我总是笑着应答。

“这基因也是神奇啊,隔了这么多代还能冒出来。”长辈们摇头感叹。

但我注意到,每当这样的对话发生时,蔡明的表情会变得有些僵硬,尽管他也会附和着笑,却笑得勉强。那时我只当他是不好意思,并未多想。

邻居王阿姨曾半开玩笑地说:“方燕啊,你这儿子要不是亲生的我都信了,看着一点都不像你们。”

这话让我心里一沉,但我还是强颜欢笑:“这孩子长得像我娘家人,骨子里还是有我们的影子的。”

那时的我,多么希望用这些解释掩盖心底那一丝难以言说的不安。

随着蔡远长大,我们一家人外出时遇到的尴尬情况越来越多。

有一次去参加蔡远的家长会,我刚走进教室,班主任竟然问我:“同学,你是来找谁的?”当我解释说是蔡远的妈妈时,她脸上的惊讶毫不掩饰:“啊?对不起,我以为您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呢,您真年轻啊。”

蔡明的尴尬更为明显。

有次他去学校接儿子,被门卫拦住:“小朋友,你找谁啊?”蔡明哭笑不得地解释自己是来接儿子的家长,门卫惊讶地上下打量他:“真的假的?那孩子比你高这么多?”

商场购物时的场景更是让人窘迫。一次在服装店,蔡远想试穿一件外套,导购热情地招呼:“这位小伙子的衣服要大号的,你们是他的什么人啊?”

“我们是他父母。”蔡明平静地回答。

导购愣了一下,随即尴尬地笑道:“哎呀,真对不起,我还以为是亲戚呢。”她的眼神明显带着怀疑,上下打量着我们三人。

这样的事情多了,蔡明变得越来越敏感。他开始仔细观察儿子的一举一动,时常盯着蔡远的脸看,似乎想从中找出和自己相似的地方。



“爸,你老看我干嘛?”蔡远被看得不自在,皱着眉头问。

“没什么,就是觉得你长得真快。”蔡明转移了话题。

我能感觉到,随着蔡远年龄的增长,他也越来越不愿意和我们一起外出。

“妈,我和同学约好了,不和你们一起去逛街了。”蔡远经常这样推辞。

一次我无意中听到他和同学的对话:“你爸妈真的那么矮吗?怎么你长得这么高?”

“可能是基因突变吧。”蔡远的回答里带着无奈,“我都不好意思和他们一起走路,总有人问我们是什么关系。”

这句话像针一样刺进我的心,原来儿子也为此感到困扰。我站在门外,不知该进去还是悄悄离开。

02

蔡远高中毕业那年的春节,我们一家回到了老家。全家人团聚,热闹非凡,但蔡明却明显心不在焉。那天晚上,我发现他独自一人坐在书房,翻看着蔡远从小到大的照片。

“在看什么呢?”我轻声问道。

蔡明抬起头,眼神复杂:“方燕,你有没有觉得蔡远长得一点都不像我们?”

“这有什么,孩子随老辈很正常。”我故作轻松地回答。

“我翻遍了我们两家的照片,没发现一个像他这样高大的人。”蔡明的声音低沉,“你说的你爷爷,我也从未见过照片。”

我心里一紧,确实,我爷爷的照片早已遗失,这个解释看起来越来越站不住脚。

“基因的事情谁说得清楚呢?”我试图转移话题,“别想那么多了。”

蔡明没再说什么,但他的眼神告诉我,疑虑已经种下。

2025年春节,全家人又一次聚在一起。饭桌上,话题不知怎么就转到了基因遗传上。

“现在的科学这么发达,DNA鉴定能看出很多东西呢。”蔡明的母亲感叹道,“听说隔壁村的老李,六十多岁了才发现自己根本不是李家的血脉,真是人生大起大落啊。”

“是啊,这基因遗传真是奇妙。”蔡明的弟弟接过话茬,目光不经意间扫过蔡远,“不过话说回来,蔡远长得可真不像咱们家人,倒是有点像方燕大学时那个朋友,叫什么来着?”

“林伟。”蔡明突然开口,声音冷得像冰。

一瞬间,餐桌上的气氛凝固了。



林伟确实是我大学时的好朋友,他身材高大,长相英俊,和蔡远确实有几分相似。但那只是巧合,绝对只是巧合。

“弟弟你瞎说什么呢,”我强忍着内心的慌乱,“林伟和我只是普通同学,哪来的相像?”

“我就随口一说。”弟弟察觉到气氛不对,赶紧打圆场。

那顿饭后,蔡明变得更加沉默寡言。回家的路上,车里安静得可怕,只有蔡远偶尔抱怨学校的事情打破沉默。我从后视镜里看到蔡明紧绷的侧脸,知道事情正朝着不可预知的方向发展。

春节过后,蔡明开始变得不同以往。他经常在我不注意时翻看我的手机,检查我的社交账号。有几次我回到家,发现抽屉被翻动过的痕迹,那里放着我的大学纪念册和一些老照片。

一天晚上,我洗完澡出来,看到蔡明正拿着我的手机,脸色阴沉。

“你在干什么?”我问道,心跳加速。

“林伟最近联系你了吗?”蔡明冷冷地问。

“没有,我们大学毕业后就没怎么联系了,你知道的。”我走过去想拿回手机。

“真的吗?那为什么你的社交账号里还有他的留言?”蔡明向我出示手机屏幕,上面是林伟三年前发的一条生日祝福。

“那只是普通的祝福,蔡明,你到底怎么了?为什么最近这么奇怪?”我感到既委屈又生气。

“我奇怪?”蔡明的声音提高了,“十八年了,方燕,我看着一个完全不像我的孩子长大,现在他长得像谁,我心里越来越有数了!”

“你什么意思?”我不敢相信他会这样怀疑我,“你怀疑蔡远不是你的孩子?”

“你告诉我,他是不是我的?”蔡明盯着我的眼睛。

“当然是!”我几乎是喊出来的,“你怎么能这样想?你忘了我们一起经历的一切了吗?”

03

就在我们争执不下时,蔡远推开门走了进来:“你们在吵什么?”

看到儿子,我们两个人都愣住了。蔡远站在那里,高大的身影几乎占满了门框,他困惑地看着我们。这一刻,我不得不承认,他确实一点都不像蔡明,甚至也不像我。

“没什么,只是一点小分歧。”我勉强挤出一个笑容。

“爸妈,你们最近很奇怪,到底怎么了?”蔡远皱着眉头问道。

“没事,你去写作业吧。”蔡明避开儿子的视线,语气生硬。

蔡远离开后,房间再次陷入沉默。最终,蔡明说出了那个我最害怕的决定:“我要做亲子鉴定。”

“你疯了吗?”我惊讶地看着他,“这样会伤害蔡远的!”

“我必须知道真相。”蔡明的目光坚定,不容反驳。

我们争论了很久,最终我妥协了。不是因为我有什么隐瞒,而是我相信鉴定结果会还我清白,修复我们摇摇欲坠的婚姻。

第二天一早,蔡明就联系了医院,预约了亲子鉴定。为了不让蔡远起疑心,我们编造了一个体检的理由。



“为什么突然要体检?”聪明的儿子还是察觉到了不对劲。

“最近社区有健康普查活动,我们一家人一起去做个全面检查。”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自然。

蔡远将信将疑地点点头,没再多问。

到了医院,护士询问我们要做什么检查时,蔡明直接说:“我们要做亲子鉴定。”

护士诧异地看了看我们三人,或许是这样的要求她见得多了,很快就安排我们去了采样室。

抽血的过程很快,但医生的问话却让整个过程变得无比煎熬。

“为什么要做亲子鉴定呢?”医生一边准备器具一边随口问道。

蔡明沉默不语,我只能硬着头皮回答:“就是...有些好奇,孩子长得和我们差别有点大。”

医生了然地点点头:“这种情况很常见,别担心,基因的表达方式有时候很神奇。”

全程蔡远都一脸困惑,直到采完样回家路上,他才忍不住问:“那不是普通体检,对吗?你们在做什么?”

“是体检的一部分。”蔡明简短地答道。

“你们在瞒着我什么?”蔡远的声音里带着受伤,“最近你们总是莫名其妙地争吵,现在又带我来做什么奇怪的检查。”

我不忍心看到儿子这样,刚想解释,蔡明却打断了我:“等结果出来再说吧。”

回家后,气氛比之前更加紧张。蔡明几乎不和我说话,我们像两个陌生人一样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蔡远也变得沉默,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愿和我们交流。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躺在床上,无数回忆涌上心头。大学时代,我确实和林伟关系很好,但从未越过友谊的界限。

我和蔡明相恋后,林伟还是当了我们的证婚人。怎么会变成现在这样?为什么一个身高的差异,竟能毁掉我们十八年的婚姻?

医生说结果需要一周左右才能出来,这一周对我来说漫长得如同一年。我开始失眠,吃不下饭,整个人憔悴了不少。蔡明也不好过,我注意到他的眼下有明显的黑眼圈,工作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专注。

唯一不变的是蔡远的生活,他依旧按部就班地上学、回家,只是更加沉默,更加疏远我们。有几次我想和他谈谈,告诉他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爱他,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我自己都不确定未来会怎样,又有什么资格向他保证呢?

04

那些日子里,我不止一次地回想起蔡远的出生。

那是个夏天的下午,我在产房里经历了十多个小时的阵痛,最终听到了宝宝的第一声啼哭。

当护士把襁褓中的婴儿递到我怀里时,我激动得泪流满面。蔡明站在一旁,同样热泪盈眶。那个时刻,我们是多么幸福,多么满足。

现在回想起来,我确实记得产房当时很忙,接连有几个产妇生产。护士来来往往,忙得不可开交。但这些细节在十八年后的今天,真的还有意义吗?

第六天晚上,蔡明终于开口和我说话了:“明天结果就出来了。”

“嗯。”我轻轻应道,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无论结果如何,”蔡明的声音有些颤抖,“我希望你能告诉我真相。”

我看着他的眼睛,那里面满是痛苦和期待:“我没有什么好隐瞒的,蔡明,蔡远是我们的孩子。”

蔡明没有回应,转身走回了自己的房间。那一夜,我几乎没有合眼。

第七天上午,医院的电话终于打来了。

“蔡先生您好,您的亲子鉴定报告已经可以领取了。”电话那头护士的声音平静得让人害怕。

蔡明挂断电话,看了我一眼:“我去拿结果。”

“我和你一起去。”我立刻说道。

“不用了,你在家等着吧。”蔡明的语气不容反驳。

看着蔡明离开,我在客厅里踱来踱去,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却仿佛静止了一般。

我想起蔡远刚上幼儿园时,老师说他比其他孩子高出一截;我想起他小学毕业时,已经和我差不多高了;我想起他初中时,同学们都叫他“小巨人”;我想起他高中时,站在全班合影的最后一排,鹤立鸡群……

两个小时后,我听到了开门的声音。蔡明回来了,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他默默地走到餐桌前,将一个信封放在桌上,然后坐下来,看着我。

我深吸一口气,走过去拿起信封。手指颤抖得几乎拿不住,我慢慢打开信封,取出里面的报告。

当我看到结果的那一刻,我的大脑顿时一片空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