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中晖建宇主持建筑师徐辉撰写的《现象与本征:明清巴蜀风土建筑的院落空间》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立足于巴蜀传统城乡建设环境的田野调查与技术深描,综合阐述地域合力影响下的巴蜀风土院落空间特色。
《现象与本征:明清巴蜀风土建筑的院落空间》封面及扉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供图
书中提到,“特殊的气候环境、多样化的地形地貌、丰富的物质资源以及多元复杂的文化环境赋予巴蜀地区风土院落空间不可磨灭的特色性。这些风土院落空间类型复杂,在科学艺术和历史文化方面皆具重意义。作为一种鲜活的文化技术建成实体延续至今,其空间文化原型与营建经验必定会有助于当今富含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新建筑的创造”。
该书将明清巴蜀风土院落空间作为研究主体,围绕“建筑文化”“营造技术”及“材料建构”,以“现象与本征”合一的视野审视巴蜀风土院落空间,论述巴蜀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文化等多元因素下的风土院落空间的特色意涵,探讨其现象机制及其本征特色。
同时,本书提出了巴蜀风土院落空间特色研究的关键性方法与路径,初步构建了巴蜀地区风土院落空间的特色谱系,以期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风土院落空间的研究方法,为风土建筑的传承与保护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巴蜀风土院落实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供图
据了解,该书以“百科全书”式的综合图景系统呈现巴蜀风土院落空间的地域特色及其影响机制,对散落于巴蜀地区的风土院落展开全景式扫描,建立起涵盖不同时空序列的巴蜀风土院落全息知识谱系。
全书采用“由表及里”的递进式研究框架,涵盖了理论建构、形制类型、文化因子与构筑技术,最后归纳总结了地域合力影响下的巴蜀风土院落空间特色。全书附有大量影像资料与测绘图纸,便于读者查阅。(段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