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5月5日报道 在上海车展基本保持沉寂的小米汽车,在五一假期重新登上了热搜,而且是24小时内两次。
5月1日,小米汽车向部分SU7 Ultra车主推送了OTA更新,要求车主在指定赛道完成圈速测试,才能解锁1548匹最大马力;5月2日,在Ultra车主群愤怒的抗议下,小米汽车又低调地取消了前一天的推送。
与车主的集体反对形成对比的是,在社交媒体平台的调查中,超过8成的公众(绝大部分并非小米车主)支持小米汽车的这次OTA推送。
如果光看表面信息,很容易得出印象,雷军出于公共安全的善意考虑,推出了马力解锁新规,但在车主的激烈反对下不得不退让。
但仔细分析一下引发争议的新规的细则:在耐力模式在指定的8条赛道进行赛道练习,达成设定的赛道圈速,可以解锁排位模式~注意圈速解锁是要在耐力模式下,也就意味着只有800多匹马力,和一辆制动系统加强的SU7 MAX差不多,金港赛道设定的解锁圈速是1分10,之前著名大V“键盘车神教教主”对SU7 MAX的测试成绩是1:09:99。
目前8条指定赛道只覆盖七个城市,北京上海绍兴珠海成都株洲东莞;车主要解锁,不但要开车到这些城市自费包赛道,还不算换热熔胎这些成本。
如此苛刻的解锁条件设置,也难怪Ultra车主们会集体炸毛:这次OTA基本上是成心来招车主骂的,他们本可以拿出更可行的方案,比如增强电子围栏限速功能。
SU7 Ultra OTA的一推一撤,即便不是小米精心策划自导自演的车主“群体性”事件;也起码完全不符合小米一贯严谨的工作作风~他们为什么出这种“昏招”?因为主管部门施压限期整改?真的不知道。
无论如何,这一出闹剧暂时告一段落;但小米汽车的信任危机,丝毫没有解除。
雷军带领小米汽车的崛起令人赞叹:去年推出了30万元的SU7 Max(零百加速3秒),今年又推出了50万元的SU7 Ultra(零百加速2秒),加速性能直逼千万级超跑,今年内小米SU7(参数丨图片)单车系交付破30万几成定局。
但三月下旬以来连续不断的小米SU7引发的恶性交通事故,为雷军的辉煌胜利蒙上了一层阴影~除了轰动全国的0329德上高速起火三死惨剧,0324泉州150时速肇事,0324广州178时速肇事,0405徐闻肇事逃逸,一系列登上热搜的事故如出一辙:过于鲁莽的小米车主在城市道路严重超速飙车失控,不断夺走无辜的生命。
还有不止一条触目惊心的城市道路飙车300km/h的视频,谢天谢地没有出事故。
连续不断的危害公共安全事故引发了信任危机,社会公众对小米汽车的不安甚至抵触情绪不断在积累。小米汽车的车主们,也被推到了代际消费价值观冲突的前沿,被部分人贴上了“四轮鬼火”的标签。
在全球汽车行业百年历史中,汽车制造商,从未被要求过,需要对用户的鲁莽驾驶承担责任或义务。但雷军这次面临的情况并不一样,小米汽车提供了性能优异的产品,实现了动力平权,他也是万千年轻人崇拜的“国民男神”。此时此刻小米的保有量大约25万台,而到今年底时大致会有50万台~这也意味着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小米的各类恶性事故,会以加速的频率,占据更多热搜~这也会导致小米汽车,小米集团甚至雷军本人的多年精心打造运营的“可信赖“品牌标签基石,被一次次事故热搜中被不断侵蚀掏空。
黑天鹅多了,大概率招来灰犀牛。
小米汽车的信任危机如何解?雷军应该如何与用户交朋友?在讨论这个话题以前,建议雷军先生可以先研究三个课题:
1.中国每年的一百多万件刑事立案中,有大约30%(前几年醉驾入刑门槛更低时接近40%),大约30多万件立案,都属于驾驶犯罪,主要包括醉驾,交通肇事和危险驾驶三种。即便最终被判缓刑,这30多万人也留下了刑事犯罪案底,终生很难获得正常公司或单位的聘用。很多人完全没意识到一个事实:在城市道路超速100%,或者开斗气车追逐竞速,只要被其他车辆行车记录仪拍下,上传社交媒体,@XX交警举报,极大概率都会以危险驾驶入刑。
2.虽然汽车主被动安全技术不断创新和普及平权,每年中国仍有6万多人死于交通事故,另有28万余人严重受伤甚至残疾。
3.现有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的管理手段,显著滞后于于无人机甚至船舶,商用车等行业。比如一辆车即便已接入了国家新能源汽车监控与管理平台,却依然可以闯红灯,严重超速行驶,或在高速公路逆行。
中国在交通安全方面的矛盾积累已经接近无法容忍的状态:全球最大的汽车保有量,与国内驾驶者群体安全驾驶习惯整体较差的矛盾;汽车技术创新已经发展到移动智能终端,与国家安全监管技术和思路手段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状态;电动车的超强加速性能,与用户缺乏普遍驾驭能力和经验的矛盾,驾驶辅助技术和自动驾驶快速进步,与驾驶者群体整体不会用,不敢用的矛盾;以及社会公众对提升交通公共安全的热切期待,与极个别自私鲁莽野蛮驾驶行为的矛盾。
但人性也是复杂的,昨天还在刷视频痛骂野蛮驾驶出事活该的人,今天在路上被别一下也可能开斗气车;呼吁雷军和小米汽车负起责任,对用户采取最严格技术监管手段的人,自己买车时,或许还是会选没有任何监管的产品。
大交通安全的问题,虽然并非小米一家可以解决,但雷军依然有机会去做难而正确的事~或许雷军先生可以在假期后约请王传福,李书福,尹同跃,朱华荣,冯兴亚,以及工信部,公安部的领导一起喝个茶聊聊。
行业领袖们迫切需要和主管部委认真讨论并达成一致行动纲领:如何利用现有的技术组合工具箱,高效地监督,抑制驾驶者的不当以及违法驾驶行为,显著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维护公共安全。
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需要统一分工,齐心协力,发动一场关于交通安全的全社会大思考,大讨论,动用行业所有资源和沟通渠道,对包括我在内的所有驾驶者进行再教育,形成”安全是最大的豪华,但最顶级的安全配置是谨慎合格的驾驶者“这一社会共识。
无论今天的米粉或是米黑,在国内大交通安全上,都是命运共同体。上海车展中国创新吊打全球,我们完全应该有信心,依托创新技术和创新思维,以驾驶员无死角提醒监督甚至夺权为核心,重构并创造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体系生态。可以先定一个小目标:在下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实现交通事故伤亡,财产损失,驾驶犯罪立案数,三项指标减半。
回到最初的话题:如果对用户严加监管,雷军先生还能和他们交朋友吗?
我回想了一下二十多年来我和朋友们在交通安全问题上发生的故事,我曾夺过车钥匙阻拦饮酒的朋友自驾离开,我曾拒绝启动直到后排的朋友系好安全带。很幸运,他们都没出过什么大事,今天我们也依然是朋友。
雷军先生在2024.3.28小米SU7上市,创造了中国汽车的历史时刻,并完成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关于中国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的全民科普和思想动员~紧接其后的2024年二季度,中国品牌国内零售市占率上升了4.5%,增速比之前提高了3倍多。
他完全有能力,也有机会,去创造一个更加伟大的历史时刻。更多新闻请点击专题链接